血液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近年来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年轻化倾向。2020年全球新诊断的血液瘤病例约280万例,其中以白血病最为常见。现有药物在治愈某些血液瘤方面效果十分有限,同时还存在副作用多、耐药性及治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临床上亟需新药的出现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血液瘤治疗选择。
在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通路偶联三羧酸循环和脂代谢等线粒体重要过程,是肿瘤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目前,已有多种靶向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细胞系、多种肿瘤模型和病人大数据中证明对肿瘤有效,且部分已进入临床研究。这类小分子抑制剂主要由靶向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线粒体复合物I-V)的化合物组成。此外,氧化磷酸化途径还是肿瘤细胞耐药的重要机制。以一款治疗血液瘤的明星药物伊布替尼(BTK抑制剂)为例,对其耐药的病例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团队研究发现,对伊布替尼耐药的套细胞淋巴瘤等血液瘤细胞内的代谢途径会绕过BTK而倾向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谷氨酰胺代谢,从而逃过伊布替尼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研发了一种靶向线粒体复合物I的氧化磷酸化抑制剂IACS-010759。该化合物被证明对伊布替尼耐药的肿瘤模型依然有效。基于以上信息,我们认为研发靶向线粒体复合物I的小分子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途径,为血液瘤及耐药血液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研究表明,线粒体复合物I(Mitochondrial Complex I)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中的复合物I,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和调节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在血液瘤治疗中显示出潜力,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Nature Immunology》子刊上发表的研究中,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证明了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在B细胞淋巴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TFAM表达激活导致线粒体高水平的转录和翻译,这对淋巴瘤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抑制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阻断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有望成为人类治疗淋巴瘤的重要靶点【1】。
基于以上信息及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具有多种优势,比如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肿瘤细胞靶向能力以及可能的联合用药效果。对于BTK耐药的患者,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也许会成为耐药发生后的重要选择。【2】。
通过药时代BD团队,我们发现了一家机构正在开发一类具有全新结构的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的药物,该产品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显著,综合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伊布替尼,并初步完成了安全性评价,无明显毒副作用。目前,已申请国家和PCT国际发明专利,拟开发适应症为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瘤。
项目阶段性成果概况
项目方已研发出对线粒体复合体I具有更高活性的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2,其抑制电子转移活性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的IACS-010759处于同等水平。已获得M系列对肺癌细胞(H129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MCF-7)、人神经母细胞瘤(SY-SY5Y)、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 (JeKo-1)的细胞表型数据,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2对THP-1、H1299和JeKo-1的抑制活性均超过IACS-010759,对HL60的抑制活性与IACS-010759相当;对JeKo-1的抑制活性超过了伊布替尼。
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1对人肺鳞癌SK-MES-1细胞移植瘤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化合物Plumbagin的相当(抑制率约80%),远高于ATONP、Olaparib、阿魏酸、Navitoclax、Lenvatinib、双氢青蒿素以及TXL等对SK-MES-1细胞移植瘤的抑制活性。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1对小鼠体内H1299细胞的增殖表现出强抑制活性。M1处理后,小鼠体内H1299的重量和体积在检测时间内(>20天)无明显变化。
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2在口服和静脉注射时,均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小鼠模型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在35天时间,THP1肿瘤体积无显著变化。目前正着手M系列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对基于MV-11-LUC的动物模型实验。已完成第二代M系列抑制剂M2的DMPK的初步评价。以上结果表明本项目涉及的一类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可用作抗肿瘤尤其是抗血液肿瘤药物的先导。
技术创新点
在长期的医药研发中,项目方形成了透脑抗肿瘤新药研发的自有核心技术,设计了多种具有透脑活性的酪氨酸激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同时还形成了双层的风险规避机制:
一是设计一系列先导化合物,而非单一的先导化合物。在一个先导化合物遇到问题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另外一个先导化合物;
二是通过自有骨架跃迁和R基替换快速设计新的结构,使用AI驱动的逆向合成路线规划技术,将新结构快速合成为化合物实体。
设计合成的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具有全新结构;对于靶标活性和抗血液肿瘤活性更优;在抗耐药血液肿瘤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和PCT国际发明专利。
该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候选药物研发阶段,现寻找项目转让或合作开发的机会。药时代现将此项目详细信息发布如下,希望为项目方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该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Dynamic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in B cells control germinal center entry and lymphomagenesis
【2】Mitochondrial Complex I Inhibitors and Forc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Synergize in Inducing Cancer Cell Death.
项目简介
项目代号:DT20230529-089
药物名称:高选择性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寻求合作线
靶点:线粒体复合物I
药物类型:小分子
作用机制:本项目为噻唑羧胺类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可与线粒体复合物I特异性结合,阻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适应症: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瘤
产品阶段:临床前候选药物(初步完成安全性评价)
合作需求:项目转让或者联合开发
项目优势
请注明项目代号:DT20230529-089
我们将与您详细探讨。谢谢!
联系人:Richard
电话:13817995747
微信:balance002
邮箱:bd@drugtimes.cn
其他BD项目
-
药时代BD-021项目 | 国外癌症疫苗公司寻求国内授权或合作研发 -
药时代BD-009项目 | 具有独特MOA且安全、有效的美国IIb期NASH项目寻求中国权益转让 -
药时代BD直播间第1期 | CDMO企业带产品出售 -
药时代BD-007项目 | 潜在FIC KRas靶向的TCR项目寻求合作,转让国内/全球权益 -
药时代BD-012项目 | 高亲和力、高效能CD24靶向单克隆抗体 -
药时代BD-001项目 | 潜在更优THR-β激动剂,目标适应症:NASH和血脂异常。寻找全球或中国权益合作伙伴 -
药时代BD-002项目 | 肿瘤领域潜在FIC项目寻找全球权益合作 -
药时代BD-004项目 | 高效、高选择性,靶向CXCR4口服小分子拮抗剂转让国外权益 -
药时代BD-029-001项目 | BIC潜质HER2/HER2双靶点抗体 -
药时代BD-044项目 | 第三代linker技术ADC新药 靶向Claudin18.2 海外公司寻求中国合作伙伴 -
药时代BD-033项目 | FXR靶向 安全有效潜在BIC小分子 NASH I期项目 -
药时代BD-038项目 | VEGF靶向单抗III期眼病蓝海项目 -
药时代BD-039项目 | III期抗EGFR单抗周制剂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34项目 | KHK靶向安全、有效BIC潜质口服小分子 NASH I期项目 -
药时代BD-040项目 | HER2靶向FIC潜力乳腺癌一/二线疗法 -
药时代BD-026项目 | IBS领域FIC/BIC潜质I期 5-HT3部分激动剂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41项目 | 高结合力、高效能PD-1xPD-L1双抗I期项目 -
药时代BD-043项目 | 安全、高效PD-1xTGF-β双抗肿瘤项目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45项目 | 临床II期阶段LAT1靶向治疗脑部肿瘤及多种实体瘤的全球首创小分子药物 -
药时代BD-056项目 | 美国临床阶段生物公司寻找投资及AD项目合作 -
药时代BD-052项目 | FLT3靶向临床III期口服小分子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53项目 | 与奥贝胆酸同靶点临床II期NASH口服小分子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63项目 | NY-ESO-1靶点安全、有效TCR-T项目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35项目 | 高选择性、长半衰期PDE-5口服小分子I/II期项目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36项目 | DNA-PK靶向潜在FIC级别肿瘤小分子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65项目 | 潜在Best-In-Class腹膜透析液海外II期项目寻求合作 -
药时代BD-066项目 | 抑郁症领域每日一次口服缓释剂寻求中国合作伙伴 -
药时代BD-067项目 | 美国实体瘤I期GD2xCD3双抗寻求合作 -
药时代独家代理!卡塔尔制剂药厂寻找买家!德国设计建造,去年5月份刚刚投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wein,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