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重大突破:人造类器官“迷你胆管”首次成功修复人类肝脏
导语:再生医学重大进展。
The scientist
科学家们在过去十几年中已经证明,在实验室里由干细胞培养而来的小型类器官组织可以整合到许多器官中,包括小鼠的肝脏、肺等组织,用来修补损伤器官。
2月18日,在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人体组织中推进了这一方法,并证明由成人胆管细胞培养的“迷你胆管”可以移植到人体肝脏中。这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也为修复捐赠器官,以使更多的器官可用于移植铺平了道路。
DOI: 10.1126/science.aaz6964
小鼠实验显示,类胆管细胞可在移植后挽救胆管病
类胆管细胞移植入接受NMP的人肝脏
脑类器官
脑类器官培养系统
Cerebral organoids model human brain development and microcephaly.https://doi.org/10.1038/nature12517.
但是鉴于脑类器官可能会发展出知觉,具有类人的神经活动,有些科学家建议对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督程序。
肠类器官
肠类器官是指能概括胃肠道结构的类器官。迄今为止,肠类器官可由多能干细胞、胃肠道干细胞培养而来。一般来说,肠道类器官是研究肠道营养运输、药物吸收、胃肠道癌症和肠降血糖素激素分泌的有价值模型。
例如,一项研究调查了胃癌患者转移性肿瘤人群背后的潜在基因改变,发现与患者的原发肿瘤不同,转移肿瘤中TGFBR2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了突变。为了进一步评估TGFBR2在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者创建了敲除TGFBR2基因的类器官,由此发现TGFBR2活性降低会导致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关键候选驱动因素与原发性胃癌卵巢转移的遗传差异
Metastatic tumor evolution and organoid modeling implicate TGFBR2as a cancer driver in diffuse gastric cancer.https://doi.org/10.1186/s13059-014-0428-9
舌类器官
DOI:https://doi.org/10.1016/j.hrthm.2020.12.032
推荐阅读
-
AI医疗大联盟(AAIH),一遇风云便化龙! -
君实生物段鑫: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药物的License-in -
荣昌房健民:走向First-in-class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原始创新的新药研发环境 -
优卡迪俞磊:“原创药”专利是创新药企亟需突破的关键,而资金、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创新药的生态环境,是助推的必要条件 -
亚盛医药杨大俊: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征途是全球市场 -
贝达丁列明:中国医药创新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 -
和黄苏慰国:中国创新药公司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要拿得出过硬的产品 -
泽璟盛泽林:License-in模式下未来盈利能力需与分成费用平衡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信达刘勇军:新药临床转化效率与策略决定其上市进度与商业价值 -
泽生周明东:药物创新真正“卡脖子”的是思想与资本的局限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恒瑞首现亿级股权投资,这家从不license in的低调药企凭什么? -
高光时刻!2021中国医药创新: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交相辉映,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 -
思辨中国新药研发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创新内核 -
外媒报道 | 中国:明天的生物技术冠军正在崛起 -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新药领域,河南老乡也很牛!一个字,中!(文末有彩蛋) -
欢迎欣赏“我和我的药时代”——2021年中国医药界网络春晚”!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