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中国新药研发,我要“送你一朵小红花”!

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意见指出: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做到应采尽采

一周后,迎来第四批带量采购。与往年集采前夕的喧嚣不一样,今年的全国集采显得有些云淡风轻,集采“灵魂砍价”的一声惊雷在国家舞台搭建中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一、价格分化:谁动了谁的奶酪?

据新华社报道,第四批带量采购开标价格中,本次集中采购共纳入45个品种80个品规,拟中选产品158个,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到96%,涉及产品开标前采购金额高达254亿元。初步测算,第四批药品集采预计1年节约药费124亿元。

敢于报出低价的大多数是百强企业:第四批带量采购降价幅度超过50%的多达114个品种,占据拟中标产品的72%,其中,降幅超过80%的有52个品种,占比33%。拟中选产品中,上市公司、百强企业等企业的产品占62%。国内中标企业前三分别是齐鲁、扬子江、石药,均有6个产品中标,表现亮眼。除了带量采购规则完善因素影响之外,从降幅和中标产品中展现出国内大企业坚定地降价争夺市场的决心。

外企再现观望,多数降价意愿不高:本次共有20家外企参与了41个品种的报价,涉及产品包括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剂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几个数十亿级别的市场大品种,最终5个中标,其中仅有氨磺必利片、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个原研药品拟中选。

与第三批集采外资企业采用数倍“最高有效申报价”的无声控诉模式不一样,本次外资企业参与策略与态度有所缓和,多数品种报价基本限定在“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10%以内。还有两家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的原研企业,比如麻醉大品种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ml:200mg),原研厂家费森尤斯卡比报出了9.86元的最低价,仅为最高有效申报价65.79元的15%。

二、带量采购政策动机与逻辑

很多人都觉得,带量采购来势汹汹,好像突然间就出来了,让人措手不及。带量采购出台的背景、政策动机与逻辑是什么?

第一个大背景:医保资金支出压力增大,医保控费成为国家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医改政策往纵深推进,医保支付的比例持续提升。到了2018年,医保支付比例已经达到了43%。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医保收支将进一步失衡,医保控费刻不容缓。医保局深入调查,发现医保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个是仿制药不合理定价机制,另外一个是专利到期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专利到期后还享受着高定价。这就是国家三医联动改革过程中必须砍掉的部分。

第二个大背景: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到了深水区。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是2009年,十年过去了,容易改的基本都改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在这些硬骨头里,医保局发现对医生处方的监督较弱,回扣-药价-医保支出容易形成正向循环,“带金销售”成为医保控费的拦路石。据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我国原料药的销售费用率是10%,而制剂类则到了35%,中间相差了两倍多,主要是带金销售的问题。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瞄准的就是“以药养医”的机制,通过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优化用药的结构。

第三个大背景:国家希望培养世界级的制药企业。在2020年6月份,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发布了全球制药50强,其中有4个中国企业上榜,但都是在40名开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可谓大而不强。国家希望倒逼企业转型,引导创新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分离,创新药企业专心研发创新,赚取少量市场但是高利润,而仿制药企业专注生产,通过精益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赚取少量利润但是占领域大部分市场规模,通过培养世界级的制药企业,进而推进中国成为医药强国。

第四个大背景:带量采购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产物,美国、日本都医保控费的历史经验。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控费,主要通过政府改革医保支付体系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调整报销政策等,来防止医院、患者滥用医疗资源、鼓励仿制药使用等。美国通过Hatch-Waxman法案(《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建立了鼓励药物创新与仿制药竞争的双重机制,成为建立平衡审评模式的典范。

日本政府的控费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除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院效率之外,还直接通过价格管制降低药价,出台政策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等。行业洗牌使得日本的制药企业数量从1700减至300家,TOP5制药巨头占据了近50%的工业产值,TOP50占据近90%。唯一不同的是,美国、日本的控费改革推进花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而中国在短短的2年内,“三步走”(4+7城市试点、25地区加入集采、全面推开)已基本完成。从“4+7”采购基数金额19亿元,到第四批国采基数高达254亿元,比“4+7”增长近13倍。

三、带量采购对行业趋势的影响

1

产业链成本要素竞争成为焦点

带量采购的本质是价格竞争。对国产仿制药而言,成本要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分水岭。尤其在带量采购扩面、常态化下,仿制药,尤其技术成熟的大宗仿制药将快速进入薄利时代,只有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才具有持续参与带量采购的能力,第三批、第四批国采的亮点企业基本显现了该趋势的苗头。

集中招标采购使药价大幅度降低,压缩了流通、营销、进医院的费用,迫使制剂生产企业将重点放在原材料供应和成本上,原料药成为产业链关注焦点;随着产业升级和集中招标采购趋势,原料药将从产品为核心的成本优势,价格竞争转向产业链要素的抢占,布局产业链关键要素者方能得天下。

有规模优势的上游(原料药、中间体)企业实施前向一体化拓展、或者下游制剂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整合,打造稳定的、有成本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即原料制剂一体化),是企业参与带量采购的重要基础。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带量采购商业模式的简要示意图

(以第四批平均降幅为例)

2

仿制药将产生“二八现象”

仿制药的“大空间,强营销”的时代将落幕。带量采购是仿制药发展的必然阶段,带量采购的目标是实现医保的腾笼换鸟。据IQVIA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仿制药占处方量的89.8%,但只占销售额的20.8%。预计我国也将产生逐步产生(或迈向)“二八现象”:仿制药贡献80%的处方量,但仅占到药品费用总金额的20%左右,另外80%的药费总额来源于自费、创新药品和中药。

“二八现象”的出现将加速我国创新药崛起,仿制药降价加速医药行业向创新转型。我国近年来鼓励创新药发展的政策频出,还包括优先审评、优化临床试验受理流程等激发新药研发动力。MAH制度的出台使得上市许可与生产分离,在带量采购加速创新药价值凸显的背景下,未来创新型企业将更加专注创新和技术升级,将生产环节外包,带动大规模代工或CDMO企业的发展壮大。

3

处方外流加速,药店渠道受重视

带量采购在全国推广后,原研、非中标产品在公立医院市场压力骤增,此时药店零售市场或将成为原研企业关注重点。

一方面,药店不受带量采购影响,药品可以自主定价,原研产品在药店仍可以保持相对高于仿制药的价格,以满足对价格不敏感,习惯用原研药品和有产品品牌情结的患者;另一方面,药店也乐于增加产品储备,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药店对生产厂家议价能力增强,有利于压低进货价格。短期内,药店销售额可能受带量采购仿制药价格下降影响,但长期看,处方外流将加快,专业服务能力、议价能力更强的大型连锁药店将显著受益。

4

医改潜在的突破口:医生

医疗医药行业和其他公共事业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这个行业严重依赖体系里面的核心人物:医生。医生是整个医药行业生态里面核心的资源,而这个资源不像矿山、土地等直接受政府部门宏观调配,因此也难以像管理其他公共事业一样的行政手段来强制执行。

医疗机构的经营本身也非常依赖医生,同时,绝大部分病人对于病痛是没有自我判断和治疗的能力,病患对医生已经形成一种依赖,尤其优质的医生在大型公立医已经成为其招牌所在,这就共同导致了医生的处方权起到核心作用,而药企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地和医生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和病患、医保形成了一种博弈的势力。可以预见,三医联动改革的未来,医生将成为医改潜在的突破口。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医药行业生态圈

立春时节,集采开标、磨刀霍霍,但时代列车轰轰向前,中国医药行业不变的是以适应症及临床论证为重点的实情以及鼓励创新、医药强国的趋势将长期存在。我们依旧要相信,带量采购那双蝴蝶翅膀,既引来了医药圈的飓风,也引来了医药圈光明的未来。

作者简介:

罗志波,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药物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新药立项评估与新药开发工作。

作为负责人完成新药项目调研超过40项,参与引进一类新药项目8项,已成功引进立项3项。主持广州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等6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科研论文2篇,会议论文9篇,申请专利13项(授权3项),参编专著2部。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END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内容为转载,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版权归拥有者。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取自网络,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推荐阅读

药时代诚聘英才,共筑健康天下!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

带量采购应采尽采:常态化的雷霆之势下,谁动了谁的奶酪?点击阅读原文,送我一朵小红花!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1年2月5日 19:55
下一篇 2021年2月5日 20:12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点击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