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重磅录像】颜宁:“AI在结构生物学中的未达之地”

正文共: 2981字 8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2023年1月19日(国内1月20日),大年二十九,虎年的倒数第二天,礼来又被FDA敲了一闷棍。
其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Donanemab(以下简称:D药)在美国加速上市的申请遭到FDA发送完整回复函(CRL),被拒了。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以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临床需求来看,D药一旦获批,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可以说水到渠成。
此前各路分析师、行业人士、媒体都极为看好D药的获批都极为看好,一是因为FDA曾对阿尔茨海默病领域表现过无比宽容的态度,二是因为D药与已上市的Aduhlem(以下简称:A药)在头对头比较中做出了极显著的差异,堪称完胜。此次被拒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由于事情发生在过年期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事情本身是值得聊一聊的。因为被拒的原因,虽然十分合理,但却透露着一丝荒诞,甚至搞笑。
FDA表示:递交上市申请所基于的临床试验中,接受至少12个月药物治疗的患者数量有限(至少为100名)。除此之外,FDA在完整回复函中未提及其它缺陷。
问题处在试验设计,拒批确实没毛病,但出问题的点却是“用满12个月药物的患者数量不够”。
这种问题,不能提前预见或者及时与FDA沟通以避免发生吗?
重新等待试验数据的完成,再递交申请,再到获批,又多耽误了一年半载,损失的美元以亿计,这个责任,应该谁来担?
我们先在此抛砖引玉,期待您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1
礼来方面的决策负责人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我们先来看一下,D药递交申请基于的试验是怎么样的。

尽管2022年11月礼来披露了D药与A药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但上市申请早就递交,基于的是一项名为TRAILBLAZER-ALZ的二期临床试验。试验数据在2021年5月6日发表在了NEJM杂志上。

论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100708?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试验共评估了1955例患者,最后挑选了其中的272名入组,由于最开始还设有联合治疗组,所以有15名患者进入了联用组,余下257名患者,以1:1的比例分在D药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终点为患者从基线至76周时的iDARs评分变化。
其中分到D药治疗组的足有131名患者,应该是足够的,那为什么会出现患者数量不足100的情况呢?
因为试验组里最终完成试验的只有71.8%(94名),有近30%的患者没有完成试验,导致最后差了6个人。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来源:参考资料1
为何完成率只有71.8%?可能是由于中途干预的问题。
在试验方案中INTERVENTIONS(干预措施)部分里写到,如果通过Florbetapir PET评估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水平在11~25 centiloid之间,表明斑块已经被去除,则将剂量降低;如果小于11或连续两次处于11~25的区间,则将D药替换成安慰剂。评估时间分别在第24周和第52周时进行。
因此,在礼来的新闻稿中,对“患者不足”给出的回应是,由于斑块减少速度的情况,许多患者早在治疗6个月时就可以停止给药,导致只有不足100名患者接受D药治疗达到了12个月。
意思是,因为药效太好了,所以用药的人才不够?
但不管怎么说,因试验设计问题导致上市被拒,给出试验方案的人肯定逃不了责任,同样,审核人以及给出重要支持决策的主要人员(例如相关的CRO公司、第三方咨询公司等)也有责任。

当初多入几个不就行了。

对比一下A药和Lecanemab(以下简称:L药)递交申请时给的样本量。

A药是跳过二期直接做三期,获批基于的EMERGE研究样本量超过1500例,安慰剂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都超过了500名患者。

L药获批基于的二期临床数据也有超过800名患者入组,其中有610名在治疗组里。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来源:参考资料2
对比下来,D药试验的样本量确实是有点少了,而且还是从1900多个患者里一步一步筛到只剩94个的,试验负责人难辞其咎。
当然,FDA或许也得负一部分责任。
 
2
FDA再变脸?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如果要最大化药品上市成功率,与监管机构的密切沟通必不可少。

可以肯定的是,在TRAILBLAZER-ALZ试验开始前,试验方案肯定是与FDA沟通过并且获得了认可的,如果在试验开始前的沟通中,FDA已经明确表示过治疗组患者最终样本量必须大于100,那礼来肯定是全锅。

如果没有在开始前约定好,而是在审批过程中才觉得94个患者数量太少,那FDA多少得背点锅。

毕竟,在A药两项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矛盾的情况下,都能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慎重讨论,并且在专家反对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获批,说明了FDA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开放态度。

那么,是否应当保持对同一类药品的评价统一性?是否可以在礼来设计干预方案时就表达出对于样本量的担忧?如果是在礼来方面已经递交申请后才觉得样本量太少,是否也可以召开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讨论一下过少的样本量能否支持药品获批?

L药在出现了3例患者死亡的情况下,仍然能获批上市,那因为样本量少了6个而拒绝D药上市,多少有点“双标”。

这不是礼来第一次被“偷袭”了,2022年震动中国药圈的信迪利单抗出海受挫事件里,也是FDA先表示对单一中国数据的欢迎态度,后又“大变脸”否认单一中国数据对美国人群的适用性,让信达/礼来很是被动。
也许双方都应该对D药被拒付一定的责任。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一下脑洞,找到另一个未被提及,但有可能影响FDA想法的“隐藏责任方”。
 
3
打破常规的Lecanemab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L药的加速获批是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有一种观点认为L药名为“加速获批”,实为“常规批准”,因为在FDA加速批准前,其确证性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已经出炉,并取得积极结果。

新药的审批是一个动态过程,监管机构对药品的态度完全可能依照现有疗法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最典型的是突破性疗法的认定,FDA在过去两年取消了17个突破性疗法认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有治疗局面发生巨大变化。

比较知名的案例是默沙东的抗丙肝“口服鸡尾酒疗法”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商品名:择比达),曾在2013年10月的时候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但2014年吉利德公司Harvoni和艾伯维公司的Viekira Pak上市后,FDA就以“丙肝领域治疗迅速发展”为由,撤销了其突破性疗法认定。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其获批上市,毕竟试验做的还是一板一眼的,数据很好。

而如果L药的确证性试验已经证实了Aβ假说的可行性,FDA就很有可能对后续的抗Aβ药物都提出类似的试验终点要求,至少,是更高的试验结果要求,以“纠正”自己之前过于宽松的监管态度。

那么,礼来就是第一个“挨刀”的。

换句话说,L药打破常规地完成了“改善症状”的硬终点,有可能成为压死D药的最后一根稻草?

 

4
结语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D药被拒跟很多药企其实没多大关系,但弄清楚责任出在哪里,避免刀砍刀自己头上,确实挺有必要。

无论是试验设计时对样本量冗余的考量、干预措施的设计,还是跟监管机构的密切沟通,负责人都要考虑全面,责任重大。

另外,研发创新药时考虑到药品开发过程中治疗格局的变化确实也挺重要,不仅关系获批与否,也关系上市后的销售额。

虎年对礼来确实是流年不利,年头、年尾各迎来当头一棒。期待兔年能有好的进展,也祝愿Donanemab能早日完成后续试验,尽早获批上市,解决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燃眉之急。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Mintun MA, Lo AC, Duggan Evans C, Wessels AM, Ardayfio PA, Andersen SW, Shcherbinin S, Sparks J, Sims JR, Brys M, Apostolova LG, Salloway SP, Skovronsky DM. Donanemab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1 May 6;384(18):1691-1704. doi: 10.1056/NEJMoa2100708. Epub 2021 Mar 13. PMID: 33720637.

2、Swanson CJ, Zhang Y, Dhadda S, Wang J, Kaplow J, Lai RYK, Lannfelt L, Bradley H, Rabe M, Koyama A, Reyderman L, Berry DA, Berry S, Gordon R, Kramer LD, Cummings J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2b proof-of-concept clinical trial in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lecanemab, an anti-Aβ protofibril antibody. Alzheimers Res Ther. 2021 Apr 17;13(1):80. doi: 10.1186/s13195-021-00813-8. Erratum in: Alzheimers Res Ther. 2022 May 21;14(1):70. PMID: 33865446; PMCID: PMC8053280.

3、礼来官网

4、近2年,FDA撤销了17项「突破性疗法认定」。这张票,似乎没有想象中“值钱”

5、其他公开资料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欢迎预约明日FDA会议回放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

礼来重磅新药被FDA拒批,理由有些「荒诞」,谁应该负这个责?点击这里,报名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上海站】!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3年1月30日 16:56
下一篇 2023年1月31日 17:38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点击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