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第九版《诊疗指南》修改了核酸检测标准,上海会多出24万复阳者 2022年8月19日 14:27 • 转载推荐 • 阅读 1244 【药时代药闻简讯】 280万美元!最贵药物破纪录!口服SERD赛道遇挫;ADC赛道竞争加剧,明星公司换CEO。。。|「药时代药闻简讯」(第2期) 昨天的文章,讲了一份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上的研究。研究结果的重点是:没有发现复阳的新冠感染者有传染风险![1] 图:这是一份合作研究,研究团队包括广州国家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团队、广东疾控中心李艳/柯昌文团队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 但是,感觉上篇文章没有讲透。 今天想重新发挥一下,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一讲这篇文章的结果。 下面这个图,是文章补充材料里的图,放在非常不起眼的地方,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 这张图所显示的数据,是复阳患者的发现“复阳”后核酸检测的Ct最高值。 核酸检测的Ct值反向对应病毒量的多少,Ct值越高,病毒量越少。 根据这张图,66.73%的复阳者,Ct大于或等于35;26.85%的复阳者,Ct值在30至35之间;6.42%的复阳者,Ct小于30。 大白话解释一下,只有很小一部分人(6.42%)病毒载量较高(Ct低于30)。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是德尔塔疫情时的研究,复阳的标准,使用的Ct阈值是40: 只有核酸检测的Ct值低于40,才算复阳。 今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与之前的《诊疗方案》相比,新版里有一个重要的改变: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中,Ct阈值已经调整为35,只要连续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检测结果为阴性(Ct不低于35),感染者就可解除隔离或出院。 因此,目前是否复阳,要看Ct值是否比35低。 今年流行的病毒变异株,是奥密克戎。假设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感染者的复阳情况相似,那么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由于66.73%的复阳者Ct大于或等于35,使用第九版《诊疗方案》标准,复阳者的人数减少了66.73%。 复阳者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不是因为“复阳者”情况发生了变化,只是因为我们的标准改变了! 那么,这个政策的改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今年的奥密克戎疫情,自3月以来,仅仅在上海就导致60万阳性感染者。如果奥密克戎感染者也有同样的复阳率,按照之前广州德尔塔疫情的数据(阳性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沿用之前的复阳标准,有60%的感染者会复阳。 仅仅在上海,复阳者就会有36万! 使用第九版的标准,复阳者将减少至12万! 这仍然还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上海还是有24万人免去了“复阳”的烦恼。 这个放松的标准,是否让疫情变得难以控制呢?我们看到,虽然很艰难,但是上海在经历60万人感染之后,还是做到了清零。 艰难不是因为有“复阳”的人在社会面流动,而是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染力太强。 我们也看到,在动态清零之后,在8月7日中、高风险地区清零之后,上海又出现了疫情,又出现了中、高风险区。但是,这也不是因为“复阳”的人所导致,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病毒太多太猖狂。 所以,第九版的这个Ct标准,是一个进步,科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折腾。 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肯定会有。 从数据上看,复阳的人没有传染的风险。即便还是要管控复阳者,哪怕只是将复阳的Ct值调整到30,上海的复阳者也将减少到4万人左右。防疫成本、受到影响的人,会进一步大大减少! 第九版中还有一个比较矛盾的事,就是Ct值的“双轨制”:筛查、初诊的Ct阈值,还是40。这是全球最严格的标准,基本上就有中国在使用这个标准。 在北京冬奥会时,实施了Ct值35的国际通用标准,结果并没有发现冬奥会发生了不可控的疫情,说明这个过高的标准并不必要。很遗憾,这个标准在第九版中没有改进。 麻烦来了,如今筛查是一个Ct标准,复阳又是一个Ct标准,很多城市目前每周都要求有多次核酸检测报告,否则无法出门,甚至会被处罚。那么,曾经感染过新冠的康复者怎么办? 在有的地方,他们需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不小心参加了社区的筛查,初愈者大概率会出现阳性结果,引发恐慌。 当然,各地的执行会有所不同,如果有读者了解实情,请留言分享。 世界很多国家都基本放弃了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国是唯一认真执行的国家,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这个政策。 但是,感觉现在很有必要出台一个第十版《诊疗方案》,希望看到Ct阈值能得到修改,至少能同步到35。 尤其在上海的疫情贡献了60万感染者数据之后,我们面对疫情应该更有信心,不应该恐慌。 封面图来源:123rf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手握创新药项目的你,需要帮助吗?诺和诺德携手ATLATL为你点亮「星起点」… 云顶退货,里面的「热闹」与「门道」 在雷尼替丁的相关争议中,GSK放弃与Ideaya的一项实体瘤合作 Seagen终审败诉,默沙东恐成赢家? FDA对中国药企的要求合理吗?过分吗?先来看看FDA自己发布的统计数据 | 欢迎投票发声!| 药时代出海系列 “最贵药物”Zolgensma出现两名儿童死亡,基因疗法面临新挑战 又一个首款!FDA加快批准Enhertu(DS-8201)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药企们的「过冬」策略,裁员不尽兴,他还要收租… Aβ假说“被锤”后,离开4年的默沙东又被勾回来,买了一个连靶点都不知道的产品… 54亿美金,买!歇了不到3个月的辉瑞,又开始溢价收购了… 点击这里,欢聚药时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赞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0 生成海报 2022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的要点简述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14:27 美国癌症协会:癌症风险男女最高差10倍!是由性别引起的吗?30万人数据给你答案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14:27 相关推荐 转载推荐 聚焦药靶:“踩油门”靶点4-1BB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1年12月6日 2.8K0 转载推荐 CAR-T细胞治疗,为什么用自己的细胞更好?看看《Nature》子刊怎么说 2022年1月27日 6410 转载推荐 诺华第四代ABL1变构抑制剂在国内获批临床,或成下一个掘金之地 2021年8月2日 1.5K0 转载推荐 “加热”一下,CAR-T细胞基因表达增加60倍,治愈实体瘤小鼠!《Nature》子刊新进展 2021年8月23日 5280 转载推荐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析:由于生物学限制,人类无法减缓衰老的速度… 2021年6月22日 4940 转载推荐 挑战传统理论:顾伟团队发现p53蛋白稳定非其抑癌作用所必需 2021年3月25日 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