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中国首款自研P-CAB替戈拉生片获批 罗欣药业“创仿结合”战略迎新里程碑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菠萝说

近期菠萝会客厅,有幸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陈功教授聊了聊结直肠癌的前沿治疗今天分享内容精选。特别致谢志愿者褚蓓蓓帮助整理文稿!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陈功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结直肠科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菠萝:近年很多癌症的发病率都在下降,但结直肠癌一直在增长,这是什么原因?

陈教授:很多疾病是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挂钩的,肠癌、乳腺癌这些就被称之为富贵病,也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在中国癌症中心今年公布的数据中,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越肝癌、胃癌,排到第二。

 

在很多大城市比如香港,还有邻国日本,肠癌都是排第一。大家都很想知道到底什么原因,但其实说白了我们不知道。

 

癌症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剔除病因。肠癌的发生因素很复杂,可能跟饮食有关系,可能跟运动有关系,可能跟基因遗传有关系。

 

从饮食上来说,一般认为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可能对肠是不利的,那么我们应该更多进食一些纤维素的饮食。整体非洲大陆的肠癌发病率比较低,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多,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越西化,肠癌发病率越高。

 

平时在生活中,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多做运动,体重指数BMI不要太大,尽量让自己变瘦。不单是肠癌,也适用于其他所有疾病。

 

另外,比较肯定的影响因素是遗传因素。但大概只有3%-5%的人会有遗传的林奇综合征或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些典型的遗传病史的患肠癌的风险就特别高。

 

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很多肠癌会发生,所以没办法做到很好的一级预防,但是肠癌比较好的方面就是可以做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剔除一些癌前病变的因素,所以筛查非常重要。

 

因为肠癌有一个癌前疾病阶段,就是腺瘤息肉这个阶段。只要筛查到肠癌的癌前病变,然后像割韭菜一样,冒出头来就把它割掉,它就不会开花结果。

 

现在肠癌是唯一通过筛查能够降低发病率的癌症。像肺癌、乳腺癌,因为没有明确的癌前病变,筛查会提高了发病率,因为发现的更多了。而通过筛查发现的肠部息肉不算癌症,发病率反而会下降,也容易治疗。

 

菠萝:肠癌的筛查应该从多少岁开始?具体怎么筛?

 

陈教授:从国家层面,筛查推荐年龄要讲费效比,也就是效果和成本的关系。美国推荐50岁做筛查,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肠癌中位发病年龄是在74岁左右,因此筛查要提前20年。

 

现在中国推荐如果没有高危因素(即有遗传背景或者已经出现一些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一般也是推荐50岁。但就个人来说,我国现在中位发病年龄比美国要早,所以我个人觉得可以早点筛查。这些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一般的检查是查不到的,所以一定得做胃肠镜。尤其像肠癌,做了肠镜发现了息肉很容易处理。

 

我觉得每一个成年人应该把做一次胃肠镜当作自己45岁的生日礼物。

 

中国主要发病的高峰集中在东南沿海,好多病人是家庭跟单位的中坚力量。从自我健康管理的角度,只要你觉得你在家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的话,就应该早点去做筛查。

 

按照国家的标准,我们是按部就班来筛查,先做问卷调查,看有没有危险度,有危险度的人一个筛查方案,没有危险度又是另外一个筛查方案。

 

做完问卷就做大便潜血检测,试纸可以寄到家里,每人按照操作,检测一下自己的粪便,再寄回到实验室,一查如果有阳性,就到医院去做肠镜。

 

但如果有条件,我会建议从来没做过肠镜的人,第一次筛查就直接做肠镜,从个体的角度那是最好的。

 

做肠镜的间隔,大家记住一个简单的规律:“1-3-5-10”。根据第一次肠镜的结果来判断下一次什么时候,只要有息肉每年做一次。没有息肉了,又没有家族史,那么就3年、5年、10年这样来做,后续间隔逐渐增大。

 

菠萝:如果有肠癌家族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筛查?

 

陈教授:肠癌分成散发性和遗传相关性。遗传相关性的又可以分成息肉病、非息肉病和家族性X型。

 

第一种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即有胚系的APC基因突变。这种类型遗传特别明显,而且临床特征表现很强,一般来说35-40岁开始就会有癌变,在45-50岁一定会癌变,所以要赶在癌变前做筛查。

 

FAP往往是两辈人之间,比如父亲发现这个病,我们就会让他所有的孩子来筛查,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对FAP来说,一般我们建议成年以后再筛查,避免未成年人带来的心理影响。既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影响,还要赶在癌变以前。

 

第二种是林奇综合征,即有胚系的MMR基因突变。这种一旦有家族史,我建议肯定要提前筛查。林奇综合征,相对来说临床表现没有那么典型,但是得癌症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所以筛查一般推荐比先证者(家里已经得肿瘤的患者)提前10-15年。

 

不仅是要早做,而且要做的比较频密。如果你是林奇综合征携带,可能2-5年就要做一次肠镜,因为息肉会长得比较快。

 

最后一种类型是有家族史,但没有上面这两类基因突变,现在医学界把这一类疾病单独列出来叫做家族性,注意不是遗传性,就是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

 

无论是哪一种,一旦有家族史,肠癌筛查就要把你定义为高危人群,所以你去做肠癌筛查时间就应该提前。我觉得这类人如果没有什么不舒服,40岁去做第一次肠镜是没有问题的。

 

菠萝:结直肠癌的治疗一般会用到什么方法?规范的诊疗流程是什么样的?

陈教授:肠癌属于实体瘤的一种,所以外科治疗肯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刀把肿瘤都拿掉,是最干净的。

 

但今天我特别想分享的是,得了癌症以后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治疗。不管是开刀、化疗、放疗,我非常反对早上确诊,下午就把化疗打上了,或者第二天就把手术给做了。诊疗一定要做一个很规范的诊断。

 

癌症诊断分两部分:定性和分期。定性就是告诉你是不是癌症,分期就是要搞清楚癌症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在没有分期清楚以前不要急急忙忙去治疗,尤其是外科手术一旦做了是回不去的。

 

分期治疗的基本思路就是,只有I期和很明确的IIA期的,可以直接去开刀。到了IIB以后,我觉得要先放慢脚步来思考一下要不要做新辅助治疗(手术前的药物或者其它治疗)的问题。因为新辅助治疗除了提高疗效,可以帮我们来筛选药物是否有效。到了4期那就更不一样了,通常需要做基因检测。一定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再开始治疗,而不是匆匆忙忙上化疗,不然最后等到基因检查结果出来要用靶向时,可能会发现原来化疗方案跟靶向药物不匹配。

 

总之,对这么复杂的一个病,要做充分的了解。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你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要去哪里看?我要找哪个医生看?全部想清楚了以后,再来启动相关的检查。这样最省时间也省钱。

菠萝: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有些什么新进展?未来方向在哪里?

陈教授:靶向药方面,有一些针对突变的靶点慢慢在开发。比如针对BRAF突变,开始使用BRAF抑制剂再联合EGFR单抗。去年开始,KRAS靶向药开始取得了一点点的突破主要针对的是KRAS G12C这个特殊突变患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基因检测做得很精准,不但要知道有没有RAS突变,还要知道是不是KRAS G12C,针对靶点来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个新的选择,但只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会有效,微卫星稳定的虽然有一点点小突破,但是还没能广泛提升治疗效果。在微卫星稳定型的治疗里面,目前的一个大趋势就是靶向药物联合PD-1。如果有刚才所说的已知靶点的,就用已知靶点的靶向药物结合PD-1。比如HER2扩增的,就用抗HER2靶向药再加PD-1。BRAF突变,使用BRAF抑制剂加上EGFR单抗再加PD-1。

 

以后我觉得KRAS也是这样的,KRAS的抑制剂加上EGFR单抗再加PD-1。这些突变都没有的,就用泛的抗肿瘤的靶向药物,抗血管的、小分子的比如瑞戈非尼、呋喹替尼再加PD-1,但到了这一步的话,效果好的病人就比较少了。

整体来说,目前从新药方面肠癌进步不是太大,那我们就要调整治疗思路,比如现在在晚期肠癌里面,精准的分层,MDT综合治疗。

对于晚期肠癌,现在越来越流行一种做法,就是初始的一线治疗一定要最强烈的。治疗癌症就像打仗,中国的老话叫“一鼓作气”,一线治疗就用最好的。所以现在的趋势是,只要身体允许,就把最好的、最强的药物用在一线。

 

以前是两个化疗加一个靶向,慢慢的三个化疗药加一个靶向,到今天三个化疗药加一个靶向再加一个PD-1,越来越强烈。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你能够承受的强烈的全身治疗,把肿瘤迅速控制住,一方面带来比较好的转化治疗的机会,另一方面能生存。

 

在这样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加入局部治疗的干预,推动外科医生跟肿瘤内科以及其他科合作。通过严格的评估后,肿瘤全身治疗很有效,一旦发现肿瘤范围比较小,外科就要积极的去开刀。

 

目前在外科领域,尤其II、III期肠癌里面,一个比较新的动向,就是做更多的新辅助治疗来提高外科的疗效。我也呼吁我们所有外科医生都多学一些综合治疗的理念,把刀开得更好。

下一步就是等待基础研究的突破,搞明白肠癌最重要的驱动机制是什么。只有知道了以后,科学家才有可能针对他们开发新的靶点,才有可能有新的药。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推荐阅读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
发病率升至第二!这种癌症怎么防?点击这里,欢聚药时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15:33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15:34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点击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