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电影中,驱动地球的发动机有5000台熄火,每台发动机都需要1块火石来驱动,而救援行动总共派出了40万人运送7.6万块火石,数量远远超出实际需要,这是因为发动机能否重启关乎地球的存亡,因此一定要保证救援全面成功,为此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投入。
《流浪地球》这可能是首次面向群众传递“饱和式行为”理念,而新冠疫苗也类似,在这种破坏性极强的病毒肆虐背景下,国内新冠疫苗也是进行饱和式研发,但毕竟疫苗研发属于商业行为,未来新冠疫苗该如何收场?
1.1新冠疫苗研发企业众多
目前已有6家企业的新冠疫苗可在国内销售,其中中生集团的北生所(灭活)、武汉所(灭活)、科兴(灭活)、康希诺(腺病毒)是有条件批准,智飞生物(重组蛋白)和康泰生物(灭活)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灭活)是紧急使用,5灭活+1腺病毒+1重组蛋白总共7款。
但无论是有条件批准还是紧急使用都仍需继续进行临床,III期临床的新冠疫苗项目有北生所、武汉所、科兴中维、医科院的灭活疫苗、智飞的重组蛋白疫苗、康泰生物的灭活疫苗;
进入II期临床的有艾棣维欣的DNA疫苗、万泰生物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复星医药的mRNA疫苗(BNT162b2)、沃森生物的mRNA疫苗、三叶草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
1.2新冠疫苗产能远超国内需求
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2021年6月2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时表示,公司有能力在2021年下半年在满足中国疫苗接种需求后,向中国以外的世界提供超过10亿剂的新冠疫苗,国药疫苗的年产能已超过50亿剂;并且2021年4月1日科兴完成三期原液车间建设并全部投产,产能也超过20亿剂。
不计算其他企业,仅仅计算国药北生所和武汉所及科兴的产能,也远超中国新冠疫苗需求。
来源:卫健委
在广州发现的变异毒株的刺激下,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有所加快,7-10亿剂次的接种速度维持在5-6天/亿剂左右。
来源:卫健委
2.1 2021年9月以前18岁以上成人的能全部接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中国历年出生人口估算,中国约3.2亿18岁以下人口,而目前绝大部分新冠疫苗获批的是18岁及以上年龄阶段(2021年6月初科兴的新冠疫苗获批3岁以上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除去这部分接种剂次,其他人口接种大概需要60-70天。
2.2新冠疫苗企业可通过替代抢占市场
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目前灭活疫苗之间可互相替代。
3.1国际新冠疫苗市场较大
截至2021年6月18日,全球累计接种25.9亿剂次,除中国外,其他区域如欧洲接种4.49亿剂、美国接种3.16亿剂、印度接种2.66亿剂、巴西接种8410万剂等总接种量位居前。
以全球78亿人口测算,国际市场仍有较大的空间, 2021Q1辉瑞新冠疫苗约35亿美元收入、BioNtech约25亿美元收入、Moderna约17亿美元收入,其中BioNtech和Moderna净利率分别达55%、59%。
3.2中国疫苗通过WHO进军国际市场
2020年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2021年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国内获批疫苗主要是接种一针的腺病毒疫苗、接种两针的灭活疫苗及接种三针的重组蛋白疫苗,但在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保护期仍不确定,未来是否需要接种加强苗来增加保护效应还不确定。
2021年6月初国家卫健委曾公布,疫苗接种后通过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能够检测到抗体的时间大概是6个月以上。
2021年6月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预印文章,文章表示被新冠病毒感染一年后,仍然维持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并有增强的趋势。
虽然抗体含量数据比较乐观,但抗体含量也不是衡量疫苗保护力的唯一指标,但目前数据仍不能支持 “接种新冠疫苗后能保持多年”这一结论。
根据WHO及各公司公告,整体来看,新冠疫苗虽然对变种的预防保护能力降低效果下降,但仍然对变异有保护作用,变种疫苗市场可能会比较小。
来源:WHO、公司公告、西南证券、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
2021年4月底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的评论文章总结:现有的新冠疫苗在预防无症状传播和轻度至中毒疾病的保护作用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所有疫苗都可以防止变种带来的严重感染和死亡。
2021年6月9日,波士顿 Beth Israel Deaconess 医疗中心病毒学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Barouch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实验使用的强生疫苗在预防变种感染能力有所下降,但有助于防止感染恶化。
2021年6月初Lancet在线发布了一篇文章,指出辉瑞的新冠疫苗在针对变种时保护能力有所下降。
新冠给人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留给中国疫苗企业国内市场的空间已经日益减少,国内新冠饱和式研发的出路在国际市场,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就能看到来自于中国的跨国疫苗龙头!



推荐阅读
里程碑!中国首款CAR-T疗法获批!附:2021年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宣”批准的11款创新药 头孢菌素市场盘点:“限抗令”升级,产业冰火两重天! 「表观遗传学」药物概览——肿瘤精准医疗的全新道路! 700多亿产业基金,泰格医药的超级PE帝国 博腾股份长寿生产基地109多功能GMP车间正式投产 头孢菌素市场盘点:“限抗令”升级,产业冰火两重天! 「表观遗传学」药物概览——肿瘤精准医疗的全新道路! 700多亿产业基金,泰格医药的超级PE帝国 BMS也过“618”!斥资31亿美元购买卫材ADC药物Halaven 长效生长激素TransCon hGH审查期延长,百亿市场竞争激烈 闪耀ASCO!从恒瑞/中生/百济/信达/君实,看中国新药未来 巨头并进,成药在即——口服SERD靶向药最新格局 全球第四款溶瘤病毒产品获批!180多款在研,多内外多家企业布局 2002年对饶毅教授诺奖预言的点评 又走了一个!第三名FDA专家组成员因阿尔兹海默症新药获批而辞任 CGT CDMO——三剑客(药明/康龙/博腾)的扩张之路 从Aducanumab到GV-971,人类能跳出阿尔兹海默症这座“五指山”吗? 从横空出世到领跑眼科创新药,揭开欧康维视临床研发神秘面纱 ——访欧康维视首席医学官陈冬红博士 目生物宣布引进FDA批准干眼治疗器械大中华区、韩国及东盟十国独家权益 里程碑!渤健/卫材阿尔兹海默症新药Aducanumab获FDA批准上市,十年磨一剑! 药时代直播间67期 | 对话强生创新:探索肿瘤免疫疗法趋势与合作 肿瘤治疗新纪元,还有哪些领域在蓄势待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