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从Crizotinib、Ceritinib、Alectinib和Brigatinib探寻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发现之旅
著名投资机构支持的核酸新药研发公司诚聘技术合伙人!
药物研发领域小白,对药物研发曲折历程有浓厚兴趣,愿与诸君共同学习。
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主要是2011年第一代抑制剂Crizotinib,以及随后出现的第二代抑制剂Ceritinib、Alectinib和Brigatinib。
美国Sugen公司为了开发出新型的c-Met抑制剂,通过高通量对数千个吲哚-2-酮类衍生物进行活性筛选,发现衍生物A对c-Met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作为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苗头化合物。研究员为进一步增强衍生物A对c-Met的抑制活性,根据蛋白质同源模建获得的结构信息,在吡咯环和吲哚-2-酮母核上分别引入氨基甲酰基片段和氨基磺酰基片段,得到化合物A1,活性筛选发现,该衍生物可有效的抑制细胞内c-Met的自动磷酸化(IC50=10nmol/L),但选择性差。为进一步提高其选择性,引入2,6-二氯苯甲基磺酰基片段,得到了可选择性的抑制GTL-16细胞中c-Met的自动磷化衍生物A2(IC50=9nmol/L),且活性与A1相当。但是衍生物A2具有亲脂性高、水溶性差、渗透性低、代谢清除率高及分子量大等缺点,因此该衍生物的成药性差。随后,辉瑞制药对衍生物A2与c-Met的共结晶进行分析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保留衍生物的有效药效团,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得到5-苯基-3-苄氧基-2-氨基吡啶骨架结构的衍生物A3,其中5-苯基部分指向溶剂区,可用来进行结构修饰降低其亲脂性。对其进一步进行构效关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优选出临床候选药物Crizotinib。该候选药物对c-Met及其敏感细胞株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进行的120多种激酶选择性研究中发现,Crizotinib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及其阳性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
Crizotinib的开发起源于Sugen公司的c-Met抑制剂研发项目,是首个经合理药物设计获得的抗肿瘤药物,因此其研发思路对其他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Novartis公司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对激酶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发现化合物B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活性检测发现,该衍生物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细胞株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分析其同源蛋白质模建发现,该衍生物可以嵌入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疏水口袋。
通过肝微粒体代谢试验证明,衍生物B可被氧化代谢为高活性的离子化合物B1,而谷胱甘肽可对该离子化合物进行捕获并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B2。且有试验证明,具有较高活性的代谢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药物特异性反应,从而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为避免有毒代谢产物的生成,研究者对具有水溶性的脂肪胺部分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改造,避免了1,4-二氨基醌结构的形成。研究发现,利用异丙氧基替换甲氧基的衍生物B3,不仅保持了衍生物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抑制活性,而且还提高了其选择性。另外在异丙氧基的对位引入甲基后,得衍生物B4,明显的提高了衍生物的代谢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构效关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最终确定了Ceritinib,药理实验发现,Ceritinib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中国好PI 中国好投资人 中国好BD 推荐阅读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