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药厂
1、地理位置:江浙沪地区 2、年生产规模:6~10亿元人民币 3、产品类型:成品西药(可生产原研药更好)4、厂房要求:通过GMP认证 5、资质文件:具备相应生产资质 6、收购规模:10~20亿元人民币 7、收购用途:包装上市
正文共:1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Alkermes为何愿花21亿美元?
首先,是产品过硬。LUMRYZ™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发作性嗜睡症的每日一次口服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7岁或以上发作性睡症患者的猝倒或白天过度嗜睡。
其“每晚一次”的用药方案,突破了传统嗜睡药物需每日多次服用的局限,极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增长潜力。
自上市以来,LUMRYZ™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约3100名患者接受该药治疗。公司预计其2025年净收入将达2.65亿至2.75亿美元,这将为Alkermes带来可观且稳定的现金流。
其次,能加快Alkermes进入嗜睡症领域市场的步伐,构筑商业化平台。
对Alkermes而言,此次收购不仅能获得一款已上市产品,更是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直接获取LUMRYZ™,Alkermes成功规避了漫长且高风险的临床试验阶段,迅速丰富了自身产品管线,实现了对睡眠障碍治疗领域的快速切入。
更重要的是,借助Avadel成熟的商业渠道与运营体系,Alkermes为后续其在研的嗜睡症产品(如alixorexton)提前铺平了市场道路、奠定了商业化基础。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充分释放公司在嗜睡症领域的研发潜力,也为其拓展在罕见病治疗领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嗜睡症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被认定为罕见病,在中国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也将发作性睡病列入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Alkermes自主研发的口服选择性食欲素-2受体(OX2R)激动剂alixorexton(ALKS 2680)已在一项Vibrance-1的I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
数据显示,alixorexton在所有测试剂量下均达到主要终点:相较于安慰剂,患者在清醒维持测试(MWT)中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临床意义且剂量依赖性的基线改善。所有剂量组实现了正常清醒水平(平均睡眠潜伏期>20分钟)。
此外,在患者报告结局(PROs)方面,相较安慰剂,该药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涵盖日间嗜睡程度、疲劳感及认知功能等关键症状。
安全性方面,该药整体耐受良好,支持推进至全球III期临床开发。
Alkermes首席执行官Richard Pops表示:“alixorexton具备每日一次给药的优势,有望覆盖更广泛的嗜睡人群,除了1型发作性睡病(NT1)外,还有望涵盖2型发作性睡病(NT2)和特发性嗜睡症(IH)。”此外,alixorexton与LUMRYZ™还存在潜在的协同空间,有望成为组合疗法,共同治疗嗜睡症。
再者,Alkermes希望进一步强化其在嗜睡症治疗领域的地位,应对武田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尽管Alkermes的研发进展顺利,但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制药巨头武田(Takeda)凭借其全球首创的选择性OX2R激动剂 Oveporexton(TAK-861),已在赛道上暂时领先。
2025年7月14日,武田宣布Oveporexton用于治疗NT1的两项关键III期研究(FirstLight和 RadiantLight)均取得阳性结果,达到所有主要及次要终点(p < 0.001)。试验覆盖19个国家,为期12周,数据显示该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清醒维持能力和猝倒频率。
武田计划尽快提交上市申请,并预测Oveporexton未来的年销售峰值可达20亿至30亿美元,成为该领域的重磅炸弹级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9月8日,Avadel与中国药企凯瑞康宁签署了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Avadel获得了在美国、欧洲以及除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韦利西贝的所有适应症的权利。该款药物为新一代羟丁酸盐疗法,用于治疗嗜睡症。
参考资料:
2.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3/06/05/2681807/0/en/Avadel-Pharmaceuticals-Announces-U-S-Commercial-Launch-of-LUMRYZ-sodium-oxybate-for-the-Treatment-of-Cataplexy-or-Excessive-Daytime-Sleepiness-in-Adults-Living-with-Narcolepsy.html
3.www.xwpharma.com
4.各企业官网
5.其他披露信息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