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21-5407-5836
联系邮箱 |PR@frostchina.com

当全球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当慢性疾病负担日益加剧,当人类对“健康寿命”的追求超越“生存年限”,一个以细胞能量工厂为核心的医学新纪元正在悄然开启——线粒体医学,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概念走向产业,成为重塑未来健康图景的关键力量。为全面梳理线粒体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脉络、技术突破与市场机遇,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从技术研发进展、临床应用范围、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等方面深入调研、系统分析,撰写并已于2025年10月20日中国发布《2025线粒体医学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旨在助力市场各方深入洞察线粒体医学行业环境,明晰竞争格局,挖掘新兴市场机遇,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取报告

PART.01 线粒体医学行业总览:从科学探索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线粒体定义及其作用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约95%的细胞所需能量,还参与脂肪酸代谢、钙离子稳态调控等多种关键生物学过程。其中,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是线粒体功能核心分子:既是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的必需辅酶,直接参与ATP生成;也是 Sirtuins家族去乙酰化酶的关键底物,负责调控线粒体稳态、DNA修复等生理过程,深刻影响细胞衰老与疾病。年龄增长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内 NAD⁺每20年下降约50%,会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降低、ROS清除减弱,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则会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活性氧过度产生等,与衰老及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线粒体医学定义
线粒体医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医学领域,通过深入理解线粒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以及其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多种疾病发生均与线粒体健康受损存在关联,这种关联既可能表现为线粒体原发性功能障碍直接致病,也可能体现为疾病进程中伴随的线粒体继发性损伤。这一明确关联使得线粒体医学成为推动预测性、预防性与个性化医疗目标实现的核心工具,助力医疗体系从传统低效的被动应对模式,向风险预判、精准预防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定制转型。
图:线粒体功能障碍衰老机制

文献来源:Radovic, M., Gartzke, L. P., Wink, S. E., van der Kleij, J. A., Politiek, F. A., & Krenning, G. (2025). Targeting the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for Enhanced Longevity. Biomolecules, 15(5), 614. https://doi.org/10.3390/biom15050614
线粒体医学的发展历史
线粒体医学的发展历经百余年科学沉淀。19世纪末线粒体被发现并命名,20世纪中期“线粒体疾病”概念确立,2013年《Cell》期刊将“线粒体功能障碍”列为衰老的九大标志物之一,推动其研究从狭义的线粒体DNA遗传病拓展至广义的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谱系。

来源:沙利文分析
线粒体医学的关键技术
线粒体医学的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包括线粒体分离与纯化、基因检测、多组学技术、生物标志物检测、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这些技术为线粒体功能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源:沙利文分析
《白皮书》从广义到狭义对线粒体医学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PART.02 线粒体医学行业现状: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人口老龄化催生巨大需求
全球及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2024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达8.2亿,预计2030年将增至9.9亿;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2024年为2.2亿,占总人口约15.8%,预计2030年达2.7亿。
图: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2019-2030E

来源:沙利文分析
图: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2019-2030E

来源:沙利文分析
图:中国1949年以来出生人口数

来源:沙利文分析
全球与中国人口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少子化与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单纯的寿命延长已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人们的健康观念正经历着从追求“活得久”到追求“活得好”的转变。相比寿命长度的延展,如何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身体机能、认知能力与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社会需求的焦点。线粒体医学通过针对细胞能量工厂和衰老核心机制进行早期评估和精准干预,成为解决健康老龄化问题的关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政策体系为行业保驾护航
中国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产业发展,中共二十大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政策在战略布局、科技支撑、服务优化、财政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善支持体系,鼓励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在抗衰老领域的应用,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为线粒体医学的创新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政策基础。
近年来,线粒体研究持续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热点领域,中标项目数量呈现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态势,近四年更是稳居所有医学研究方向的前三甲,充分印证了其当前在基础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当前的研究热点高度聚焦于深入解析线粒体在细胞稳态与疾病发生中的复杂作用机制,主要涵盖五大方向:线粒体生物学、线粒体与疾病关联、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与衰老调控。
图:2020年到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线粒体相关项目年度结题数

来源:沙利文分析
《白皮书》深入分析了全球老龄化趋势下线粒体医学的发展机遇,以及中国政府在老年健康产业方面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线粒体医学行业疾病负担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图: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核心作用

文献来源:Lima, T., Li, T. Y., Mottis, A., & Auwerx, J. (2022). Pleiotropic effects of mitochondria in aging. Nature aging, 2(3), 199–213.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2-00191-2
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NAD⁺通过调节代谢、维持氧化还原稳态和调控免疫反应,对心血管疾病发挥有益作用。NAD⁺辅酶在糖酵解、脂肪酸β-氧化及三羧酸(TCA)循环过程中被还原为NADH。其可通过SIRT1/PGC1α通路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并通过SIRT1/AMPK/HIF通路增强自噬作用。这些代谢调控作用使NAD⁺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备应用潜力。NAD⁺与NADH的平衡是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核心要素。NAD⁺可通过激活SIRTs调控FOXOs、NRF2、SOD及GSH的表达,进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缓解心血管疾病中的氧化应激损伤。此外,NAD⁺还能抑制中枢免疫通路并调节T细胞稳态,从而产生免疫调节效应,这为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潜在价值。
免疫衰老:线粒体功能障碍也是免疫衰老的关键分子机制之一,其核心在于线粒体DNA(mtDNA)损伤与氧化应激的累积。随着年龄增长,线粒体呼吸链效率下降、活性氧(ROS)生成增加,导致mtDNA结构不稳定并发生突变。受损的mtDNA释放至胞质后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诱导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因子如IL-1β、IFN-β的产生,从而形成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同时,过量ROS不仅进一步损伤线粒体本身,还会氧化免疫受体及转录因子(如TLR4、NF-κB),放大炎症信号并削弱免疫应答。
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还是贯穿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枢纽。随着年龄增长,脑组织中NAD⁺水平显著下降,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自噬/线粒体自噬受损、电子传递链功能异常以及活性氧(ROS)过度生成。这些变化进一步引起氧化损伤大分子积累、钙稳态失衡和能量危机,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进程。值得注意的是,NAD⁺代谢异常还可通过激活SARM1(Sterile Alpha and TIR Motif Containing 1)基因介导的轴突变性途径加剧神经退行性过程。SARM1是介导轴突退化的核心分子开关,其激活依赖于NMN/NAD⁺比例失衡,并通过水解NAD⁺直接导致轴突能量衰竭和变性。因此,靶向线粒体功能及SARM1相关通路调控——特别是通过恢复NAD⁺水平以增强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轴突变性——已成为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策略,也为开发跨疾病、共性的神经保护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代谢性疾病:在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中,线粒体功能紊乱表现为脂肪酸氧化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肝细胞脂质积累。线粒体ROS生成增加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恢复线粒体生源和能量代谢平衡被认为是改善糖脂代谢的有效策略。以长海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为例,在动物模型中,与正常小鼠相比,患有糖尿病的db/db小鼠的骨髓和源自骨髓的内皮祖细胞(EPCs)中的NAD⁺浓度和NAMPT表达显著降低。该类的EPCs数量减少与功能障碍,与糖尿病患者血管修复能力下降、缺血组织血流再灌注不佳密切相关。在当研究人员通过补充NAD⁺前体物质来增强NAD⁺库时,EPCs内的NAD⁺浓度和血液中EPCs的数量皆增加了。这不仅改善了糖尿病小鼠在后肢缺血模型中的伤口愈合和血液再灌注情况,还挽救了骨髓中一些重要蛋白质(如SDF-1α和eNOS)水平的下降。该研究的人体临床试验进一步发现,源自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EPCs内的NAD⁺含量,显著低于源自健康人群的EPCs内的NAD⁺含量。
生殖系统疾病:卵巢衰老的因素包括表观遗传变化、氧化应激、线粒体DNA突变、炎症、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其中,靶向线粒体功能障碍已成为预防卵巢衰老的重要途径,创新性治疗手段靶向改善线粒体功能极具潜力,包括抗氧化剂应用、代谢功能改善、生物合成促进、线粒体自噬增强、线粒体替代疗法(MRT)以及中医药(TCM)治疗等。近年来,线粒体替代疗法为解决女性生殖力障碍提供了潜在突破口。通过向卵母细胞注入高质量线粒体,可有效提升其代谢状态与胚胎发育潜力,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反复试管失败的患者,该技术已在辅助生殖领域展现出积极前景。此外,有研究发现,直接补充NAD⁺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动物的卵母细胞质量,增强卵巢功能,恢复其生育能力。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Immunity&Ageing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也表明,通过NAD⁺代谢,可对胚胎发育产生有益影响,最终逆转卵巢衰老。补充NAD⁺在改善男性不孕症上也具有潜力。研究发现,提升NAD⁺水平,可以维持肌肉力量、骨骼健康和性功能正常运作,有效提升睾酮水平;帮助平滑肌细胞舒张,改善勃起功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精子氧化损伤,保护精子DNA完整性,提升精子质量、精子生成,有效提高男性生殖健康。
年龄相关眼科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与视网膜细胞线粒体功能退化密切相关。光感受器细胞的高能量需求使它们易受氧化损伤和线粒体DNA突变影响。根据《视觉系统衰老的生物标志物共识》,NAD⁺在视网膜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产生ATP,以满足眼睛在光暴露下的高能量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NAD⁺水平逐渐下降,这一变化与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表达的减少同步发生。研究表明,多种化合物如人源肽(Human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自噬增强剂(AMPK激活剂)、NAD+等,通过改善线粒体生物能量学、减少氧化应激、激活抗氧化基因表达等机制,显示出对RPE细胞保护作用。这些化合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减缓RPE老化和AMD进展的潜力,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调节NAMPT和NAD⁺生物合成途径的治疗手段,在延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衰老方面也展现出积极效果。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损伤已成为延缓视力丧失的重要干预途径。
《白皮书》详细探讨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多种衰老相关慢性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年龄相关眼科疾病等多个领域。书中分析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各适应症之间的具体关联,并阐述了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来缓解或治疗这些适应症的潜力。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线粒体医学终端需求分析
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的健康问题广泛,从显性线粒体疾病到隐性亚健康状态,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广谱系的市场需求。显性线粒体疾病包括原发性遗传性线粒体病和伴随继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慢性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年龄相关性功能衰退等,这些疾病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钙稳态失衡等机制密切相关,使得线粒体成为重要的干预靶点。隐性亚健康状态与抗衰老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中青年人群中,他们关注长期慢性疲劳、精力不济、代谢迟缓等与轻度或早期线粒体功能失调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虽未达疾病诊断标准,但已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管理和早期干预需求。医疗场景中,线粒体医学在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健康消费场景则聚焦精准干预与机能提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线粒体医学在健康消费领域的应用专注于亚健康状态的主动预防和机能提升,满足消费者对提升精力、抗疲劳、延缓衰老和改善代谢的需求。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抗衰老从传统的外部修饰和泛泛补充,升级为靶向细胞能量工厂的精准干预。研究表明,抗衰老需求具有显著的年龄分层特征,35岁是抗衰老意识觉醒的关键转折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核心诉求与干预手段存在差异。



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抗衰老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健康意识全球领先。Z世代抗老产品消费增速显著,中年群体已成为抗衰消费的主力军,银发群体的健康消费潜力也在快速释放。线粒体医学通过精准检测、个性化产品与动态监测的闭环服务,有望推动健康消费从“泛泛补充”到“精准干预”的全面升级,为分龄抗衰需求提供科学、系统且可量化的解决方案,契合当前健康消费市场精细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白皮书》分析了线粒体医学在终端需求市场的应用,涵盖从显性疾病到亚健康状态的广泛健康问题,并探讨了其在医疗和健康消费领域的潜力。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线粒体医学行业生态链
行业生态链涵盖“检测-干预/治疗-再检测”闭环。检测环节通过基因、代谢功能及标志物检测实现精准诊断;干预治疗包括线粒体营养干预、药物治疗、线粒体移植等多样化方式;再检测则用于优化个性化治疗方案,共同构成完整的线粒体医学服务体系。

来源:沙利文分析
检测:
NAD⁺检测:NAD⁺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辅酶,在细胞代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必需的细胞过程中消耗,须不断补充以维持体内平衡。每20年,NAD⁺水平下降高达50%,尤其是在代谢活跃的组织中。随着NAD⁺含量因年龄增长和疾病发生逐年下降,NAD⁺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衰老相关疾病发生进展。因此,NAD⁺检测已成为评估线粒体能量代谢和健康状态的重要工具。
表:NAD⁺ 检测方法对比与适用性分析

来源:沙利文分析
Sirtuins检测:Sirtuins蛋白家族是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作为线粒体功能的重要调控者,不仅深度参与细胞的转录调控与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还与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Sirtuin活性检测手段包括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法。
图:SIRT1 ELISA试剂盒原理

来源:沙利文分析
ATP检测:ATP(三磷酸腺苷)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货币,其水平是衡量线粒体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ATP检测方法为荧光素酶法,该方法依赖荧光素酶在ATP存在下催化荧光素氧化反应,生成与ATP浓度成正比的荧光信号。借助高灵敏度的荧光检测设备,可对细胞内ATP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线粒体的能量代谢状态。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糖尿病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能够为疾病的诊断与动态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甲基化检测: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线粒体DNA的甲基化水平会影响其转录和复制过程,进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甲基化检测通常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法或甲基化特异性PCR等技术,通过分析线粒体DNA特定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可以评估线粒体的功能障碍程度。例如,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肌肉疾病中,线粒体DNA的甲基化异常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甲基化检测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干预:
在干预方面,线粒体医学提供了多种创新的治疗手段。首先,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进行预防及干预,维持线粒体健康。

来源:沙利文分析
若线粒体受损,药物治疗如NAD⁺创新药、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等药品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NAD+抗衰老:NAD⁺(注射用辅酶I)通过直接补充外源性NAD⁺,能够快速提升细胞内的NAD⁺水平,进而激活TCA循环、Sirtuins等去乙酰化酶活性,抑制SARM1活性,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及ATP合成,减少衰老相关的炎症反应和DNA损伤,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干预衰老相关疾病。
NAD⁺抗心衰:NAD⁺补充剂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促进能量代谢,提高ATP合成效率,有助于恢复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风险。
NAD⁺抗免疫衰老:NAD⁺补充剂能够提高白细胞水平,改善巨噬细胞功能,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防治免疫衰老。
NAD⁺抗卵巢功能衰退:NAD⁺能够调节卵巢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为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充足能量,改善卵巢的微环境,从而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延缓卵巢功能衰退。
NAD⁺抗神经功能衰退:NAD⁺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受损的线粒体功能,保障神经元能量供应;同时,作为 Sirtuins 家族、SARM1的必需底物,可激活 SIRT1、SIRT3 等抑制神经炎症、修复 DNA 损伤、减少 tau 蛋白异常磷酸化等;NAD⁺还能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以维持突触功能,从而延缓相关疾病的神经元退行性变进程。
目前,康诺生物的恩艾地®(注射用辅酶 I)是全球唯一获批的NAD⁺药品。在严肃医疗方面,适用于白细胞减少、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同时,该产品在健康消费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为一类抗衰药物,用于预防血管衰老、大脑衰老、免疫衰老、生殖辅助(如卵巢衰老、少弱精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此外,新兴治疗方式如线粒体移植技术通过直接向病变细胞移植健康的线粒体,重构细胞的能量代谢与生存能力,为传统治疗无效的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图:线粒体移植技术发展历史

来源:沙利文分析
《白皮书》强调了线粒体医学行业生态链中“检测-干预/治疗-再检测”闭环的重要性。这一闭环通过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和效果评估,为线粒体相关疾病提供了全面管理方案,是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PART.03 线粒体医学行业参与者
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线粒体医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对疾病治疗与健康管理的认知边界。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不仅关乎生命的活力,更与众多难治性疾病的根源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一批创新企业正通过突破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将线粒体生物学的基础发现转化为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法与产品,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性线粒体病、衰老相关疾病等领域带来新的希望。本章节将聚焦于全球线粒体医学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它们凭借独特的技术平台与研发策略,共同勾勒出这一领域的创新图景与发展趋势。
Jinfiniti
Jinfiniti 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是一家专注于精准医学研究的公司。公司致力于通过开发和分析独特且可操作的生物标志物,配合临床验证的干预措施,帮助人们纠正亚健康问题、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延长健康寿命。其核心产品Intracellular NAD® Test是Jinfiniti在2019年推出的家用NAD⁺测试。
Niagen Bioscience
Niagen Bioscience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是一家专注于健康老龄化的全球性生物科学公司。公司以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研究为核心,致力于开发线粒体营养素,通过提升NAD⁺水平来支持线粒体功能和细胞能量代谢,进而延缓衰老并改善健康。其专利成分Niagen®(烟酰胺核苷,NR)是NAD⁺前体之一,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体内NAD⁺水平,从而增强线粒体功能。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于2006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是线粒体医学领域的先锋企业之一。Stealth专注于开发针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创新疗法,致力于通过修复线粒体结构来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治疗一系列相关疾病。2025年9月19日,FDA加速批准Stealth BioTherapeutics公司的新药Elamipretide上市。
Metro Biotech
Metro International Biotech 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开发和研究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前体化合物,以应对与年龄相关的NAD⁺水平下降问题。该公司拥有NAD⁺前体化合物专利组合,旨在通过提升NAD⁺水平来维持健康和正常的代谢功能。其核心产品MIB-626(NMN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一种NAD⁺补充剂。
Nura Bio
Nura Bio 是一家创立于2018年,专注于开发神经保护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应对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它通过靶向轴突变性和神经免疫调节等关键病理过程,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新路径。Nura Bio重点关注SARM1酶(一种NAD⁺水解酶),该酶被发现在触发轴突破坏(Wallerian变性)中起核心作用。Nura Bio 的领先候选药物是NB-4746,它是一种脑渗透性SARM1抑制剂,已被证明可以预防轴突退化,并在多种神经损伤和疾病的临床前模型中提供神经保护。
Disarm Therapeutics
Disarm Therapeutics 是一家曾专注于开发神经保护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由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Atlas Venture成立,其核心技术源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关于SARM1蛋白在轴突变性中关键作用的研究。
Cellvie
Cellvie 是一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开发治疗性线粒体移植疗法。公司利用其专有的制备和递送技术,将健康的线粒体直接移植到受损细胞中,与细胞原有的线粒体融合,恢复能量代谢,从而治疗疾病。
Minovia Therapeutics
Minovia Therapeutics 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11年。Minovia 专注于开发线粒体细胞疗法,其核心技术是线粒体移植。通过其专有的线粒体增强技术(Mitochondrial Augmentation Technology,MAT)平台,为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患者提供变革性的治疗方法。
艾美斐生物
艾美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全球小分子或大分子创新药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艾美斐生物在研的线粒体相关药物IPG8294是一款靶向NAD⁺水解酶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上调NAD⁺,全方位纠正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缺陷,抑制神经突触丢失,改善认知功能,于202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
康诺生物
康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线粒体医学与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企业。企业以“AI+合成生物学”驱动线粒体医学产业全链条发展,专注于NAD⁺抗衰老、NAD⁺数字管理和线粒体医学研究。
康诺生物围绕线粒体医学价值链在医疗及健康消费市场进行多维度布局,构建了“检测-干预-再检测”业务闭环生态,在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领域,形成了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的全周期服务。凭借全球领先的衰老标志检测技术、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NAD⁺药品——恩艾地®(注射用辅酶I)及靶向调节NAD⁺代谢抗衰老的创新药管线、线粒体移植技术和基于AI的“数据-反馈-优化”个性化抗衰老闭环管理,推动抗衰老及相关疾病干预走向精准化与普惠化。
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NAD⁺药物恩艾地®已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在医疗领域,恩艾地®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如冠心病、心肌炎、白细胞减少等治疗。在健康消费领域,适用于长寿医学和功能医学,为一类抗衰老药物,可用于预防血管衰老、免疫衰老、大脑衰老、生殖衰老(如卵巢衰老、少弱精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康诺生物的靶向调节NAD⁺代谢的抗衰老系列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2023年,靶向调节Sirtuins的KN-19ND-L1心力衰竭适应症已获批临床(IND),2025年6月进入临床试验II期阶段;已开展全球首个外周血管疾病线粒体移植临床试验;已完成靶向调节NAD⁺代谢的系列创新药在心肌梗死、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免疫耐受创新布局,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良好的药效。
《白皮书》对线粒体医学领域部分公司进行介绍,包括公司介绍、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及在研管线等,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PART.04 线粒体医学行业未来趋势:技术创新引领蓝海市场
全球发展趋势:技术突破与规范化并行
全球线粒体医学领域技术不断突破,线粒体移植、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临床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行业向精准化、高效化发展。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各国政府加强监管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市场秩序,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促进知识和技术共享,消费者对产品合规性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
国内发展趋势: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
国内政策持续助力行业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等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多项政策支持抗衰老产业及健康消费市场发展,为线粒体医学创造广阔空间。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和消费升级,市场对线粒体医学服务的需求日益精细化、个性化,推动企业从标准化产品向个性化服务转型。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融合加速,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来源:沙利文分析
《白皮书》展望了线粒体医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线粒体医学市场空间广阔
线粒体医学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严肃医疗领域: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及线粒体异常罕见病均为线粒体医学当下临床探索的热门领域,以线粒体基因及代谢调控为机理的药物构成线粒体医疗领域市场。针对上述疾病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药物研发进程加速,部分靶向明确的药物更已实现商业化上市。预计在2035年,线粒体医学在严肃医疗领域的市场空间年将达超1,000亿人民币。
健康消费领域:1965年,联合国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首次明确将65岁及以上人群界定为老年人。当前,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健康与抗衰的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65岁以上人口已达约2.2亿,对抗衰存在明确且刚性的需求;30-55岁群体更关注改善当下身体状态、抑制老化速度,形成稳定的消费诉求;55-65岁人群则以促进健康衰老、降低疾病风险为核心,存在持续的健康消费需求。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各年龄段分层的需求支撑,在整体线粒体医学领域内,保健与抗衰赛道展现出比医疗领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围绕线粒体功能的能量补充剂及抗衰营养品的销售规模也在不断增长。预计在2035年,线粒体医学在健康消费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2035年线粒体医学市场空间,按照应用领域拆分

来源:沙利文分析
线粒体医学行业蓝海图景
在严肃医疗领域,线粒体医学针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正逐步实现从“对症治疗”到“根治性干预”的跨越。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升级,如基因编辑技术、新型递送系统以及线粒体移植技术的发展,线粒体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正加速释放。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靶向性和安全性,也为复杂病症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满足临床中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健康消费领域,线粒体医学的应用正从传统的普惠型服务向精准定制化服务升级,满足消费者对提升精力、抗疲劳、延缓衰老和改善代谢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抗衰老需求的增长,线粒体功能检测、靶向营养干预和细胞级修复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推动健康消费市场向高附加值方向迈进。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升级,结合智能化与大数据驱动,为消费者提供了涵盖检测、干预与持续管理的闭环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提升活力、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为核心的全新消费生态。
《白皮书》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线粒体医学在两大领域的应用潜力正在加速释放,预示着未来市场具有显著的蓝海属性,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完整版报告。
本文推荐阅读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报告↓↓

联系电话:021-5407-5836
联系邮箱:PR@frostchina.com
转载须知
感谢您对沙利文的关注与支持。如若想转载我司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请:
-
在原文留言,告知转载机构的名称、介绍及微信公众号ID;
-
在编辑页作者处填写“沙利文”;
-
所有转载不得对原文进行任何篡改、曲解、诠释和改编。沙利文保留对所有原创文章的版权及解释权。如有违反,沙利文保留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于沙利文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4年的咨询经验,27年来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超10,000家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实现融资及上市等资本运作目标。
沙利文深耕全球资本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通过创新性提出的“全域投资管理 (To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TIM)”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包括投融资CDD、估值服务、技术顾问、财务顾问、ESG、募投可研、债券发行行业顾问、行业顾问、评估服务、奖项服务、行业白皮书、战略及管理咨询、规划咨询、技术洞察等。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消费电子、双碳新能源、医疗与生命科学、餐饮与新零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家居、汽车与出行、康养服务、食品与饮料、信息通信技术、金融科技、地产与物业、矿业冶炼、美容时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建筑科技与装饰装潢、特种新材料、文化娱乐、企业级服务、跨境电商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节能科技、教育与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融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近10年来,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赴香港及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科创板等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
64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创立市场地位确认体系,创新性提出“FSBV沙利文品牌价值模型”,已向超1,000家企业提供市场地位确认及品牌估值服务,持续助力大量中国品牌实现国内与出海增长战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