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创新药的好行情才刚起步……

全文共3213字,共0图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交出了一份近一两年来难得的亮眼答卷——个股与指数同步上扬,BD交易持续火热,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对于这一轮上涨,市场观点出现分化。部分投资者认为,这仍是阶段性政策利好与资金轮动驱动的短期行情,与此前几次反弹并无本质区别。

而高盛则在最新分享中强调,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正经历结构性重估,本轮上涨并非单纯的情绪反弹。展望未来6-12个月,高盛认为,随着临床数据的公布,后半年创新药板块仍具备持续上涨的空间实力

上半年创新药就一个字

2025上半年荼蘼已久创新药板块黑马之姿强势崛起备受瞩目

具体来看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自年初63017%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涨约52%,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大涨突破2018以来涨幅记录

就个股而言制药630收盘价23.65港元年初5.97港元价格股价翻了四倍同样情况还有石药集团630收盘价7.70港元年初4.57港元大涨68%和铂医药630收盘价8.48港元年初1.98港元价格同样翻了四倍

以上这三家股价上涨受BD交易催化其中三生制药5中旬左右宣布辉瑞出海交易一款PD-1/VEGF双抗海外权益换来最高60.5亿美元收益石药集团和铂医药合作方均是阿斯利康阿斯利康最高53.346.8亿美元价格分别这两家的“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达成合作协议根据药时代团队早前汇总榜单这三笔交易总金额数值仅次于启德医药未上市出海交易分别上半年中国创新出海榜单排到234是比较具有代表案例

业内分析认为BD交易创新药板块此轮大涨包括政策红利国产创新研发实力提升多方面因素驱动

其中政策红利方面主要包括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2025年06年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宣布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据业内统计2019开板共有20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这些企业目前以为中国创新药输送171新药占比不容小觑如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新标准不再对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做出要求,而是以“市值+研发”为主,这为一众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更通畅的融资渠道。

  • 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2025年6月16日,NMPA发布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就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指出,为提高临床研发质效,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相比此前要求,时间缩短一半。文件还指出将特别支持儿童药、罕见病药物和全球同步研发项目。

  • 其他事实上去年开始业内不断利好政策流出比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丙类医保目录”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改善市场对创新药产业的预期共同推动了近一年来创新药板块的强势表现。

本轮创新药行情的大涨,既得益于上文提到政策持续松绑和BD交易活跃带来的估值修复,更离不开国内药企研发创新能力的长足进步——后者才是行业长期价值的根基。

在2025年上半年的行业大会(包括但不限于:2025 JPM、2025 AACR以及2025 ASCO)上,“ 中国药”凭借出彩的临床数据,国际认可度大幅提升。另从2025 ASCO上出现的中国药”数量来看,也有显著突破。据肿瘤资讯整理信息,2025 ASCO年会中,由中国学者(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第一作者)主导并入选口头报告的研究摘要已达74项 , 数量再创新高(2024年共48项)。另外,入选2025ASCO的57项最新突破研究中国独占11上一届202ASCO1入选

此外NMPA上半年新药审批节奏测算,2025年全年获批新药数量有望再创新高人民日报健康客户文章统计2025年上半年,NMPA共批准43款创新药,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的有40款,跨国企业研发进口3款

这轮创新药还能“多久

对于创新药板块上半年的大涨,有人总结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级别意义的大维度的产业趋势。也就是说,创新药的这把火还将持续不断的“燃”到今年下半年,甚至更久之后。

这一观点与高盛近日在分享中的态度不谋而合。7月11日,高盛分享表示,未来6-12个月内,创新药板块将迎来一系列关键催化剂,包括重要的临床数据发布和潜在的授权交易,这将为该板块提供新的上涨动力。

依据往年情况进行推测,创新药在经历相对平静的7、8月后,将在2025年剩下的4个月里迎来超过10项国际化的行业会议,比如: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世界肺癌大会,欧洲糖尿病协会年会、欧洲生物技术大会、CSCO、美国肥胖周等。这些大会上公布的临床数据将进一步助燃创新药板块。

除由临床数据发布带动的估值上涨外,高盛认为未来一家药企的估值上行空间还将由实质性授权交易的落地以及管线中新项目的全球化程度决定。其中,临床数据由研发实力决定,在此方面中国药企已较此前有大幅跃进,并通过亮相国际行业会议得到国外广泛认可。至于授权交易,中国药企近两年在此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出海数量和出海总金额屡创新高。而最后一项管线全球化则已成为国内头部药企的首要目标之一,是恒瑞等药企的重点布局方向。目前无论规模大小,资历深浅,中国药企正通过多条路径朝着这一目标前进,NewCo模式便由此催生。

总得来说,中国创新药的火是有依有据的火,且“燃料”充分。

此外,从高盛披露资料来看,其看好中国创新药板块的另一原因是,相比于美国药企,中国药企当前价值被严重低估。高盛表示,目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整体市值近为美国同行的14%~15%,而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

小结

目前虽才刚刚进入下半年,但已利好消息频出。

从政策红利来看,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份传扬了一年多的政策落地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同时就在上周医保局公布年度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系列文件明确指出将在2025年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也就丙类医保落地已经板上钉钉

两大重磅政策落地成为开启半年行业结构性重估核心驱动力而就像高盛所言对于仍处于“价值洼地”中国创新药板块来说一切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50732

2.https://xueqiu.com/6565545060/339777468

3.其他公开资料

图片来源:豆包AI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5年7月14日 17:38
下一篇 2023年6月25日 13:57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