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美国医保谈判开启,已有7家药企同意参加

第二轮美国医保谈判开启,已有7家药企同意参加

第二轮美国医保谈判窗口关闭前夕,至少七家跨国药企已同意参加。
近日,知名行业媒体Endpoints News报道称,安进、BI、阿斯利康、安斯泰来、BMS、梯瓦及GSK已与联邦医保中心签署参与协议,将就本轮15种选定药品中的8种展开谈判。

医保谈判

制表:药时代
截至日前,其余受邀企业尚未回应置评请求。根据现行规定,第二轮入选名单中的药企需要在3月1日前提交成本、疗效、市场替代品等核心数据,期限已至。

Table of Contents

01

2024年8月15日,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公布了首轮医保谈判结果。
十款药品中,默沙东的糖尿病药物Januvia降幅最高,达79%;强生的BTK抑制剂Imbruvica降价最低为38%,剩余药品降价幅度均达50%以上。

医保谈判

美国首批医保药物的最终协议价(图片来源:CMS官网)
根据CMS的声明,谈判价格将于2026年生效,届时将为医疗保险节省60亿美元。按照IRA预计,未来八年为美国政府节省约250亿美元的药物开支。
虽然谈判过程颇为曲折,相关药企牵头与其他生命科学组织、贸易协会共同组成“反反垄断”联盟(PULSE),控诉IRA违宪,违背了美国的自由市场原则,但结果仍是妥协。
时间来到2025年,新一轮美国医保谈判在即,政策制定者的拜登政府下场,特朗普政府是否延续“政治遗产”成为最大变数。
事实证明,想多了。近日,CMS发布声明,承诺将探索提升《通胀削减法案》框架下药价谈判透明度的可行路径,同时放话将”充分吸纳现行机制运作经验”,把降低药价列为”首要施政目标”。
大致意思就是,特朗普政府虽延续拜登时期谈判框架,但暗示可能通过实施细则调整倾向药企,即部分环节存在”柔性操作空间”。
目前,CMS为提高透明度,发布了本轮药品遴选依据的现行指南,并称将建立利益相关方意见征集通道。

02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活性成分相同的药品强制归类规则”、“小分子药(7年)与生物药(11年)谈判准入时差”等核心矛盾点并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
在第二轮谈判名单中,尚未给出明确答复的有诺和诺德、默沙东、辉瑞、艾伯维以及Salix五家。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诺和诺德,旗下超级重磅炸弹司美格鲁肽系列2024年销售额总计达292.96亿美元。
对此,诺和诺德发言人表示将”继续与新任领导层保持密切沟通,为患者谋求切实解决方案”,但未正面回应是否同意参与谈判。
须知,美国医保谈判表面不作强制要求。但选择退出的企业需将相关药品全面撤出联邦医保和医疗补助体系、转移生产权,或承担高达药品销售额190%的消费税。
严苛条款实为变相强制,但联邦地区法院多份裁决认定程序具备自愿性,目前至少还有六起药企诉讼仍在上诉阶段。
安进发言人于近期公开表态,”我们坚持认为价格管制方案涉嫌违法,将阻碍急需疗法的医学突破。”其银屑病治疗药物Otezla已进入谈判名单。
针对诺华等药企发起的违宪诉讼,特朗普政府首次在司法战场提出反驳。HHS法律顾问援引《通胀削减法案》(IRA)立法精神,强调赋予联邦医保应对”异常且不可持续”药价涨幅的法定权限。
医保谈判
还是拜登那一套,谈判是自愿的,既不不构成财产征收,也不侵犯言论自由。你要是不服,欢迎退出。(只是,后果自负。)

03

不谈政策合规性争议下,药企的被迫参与。今年诺和诺德的抉择,将极大影响明年默沙东的态度。
2025年2月26日,默沙东表示,应IRA法案要求,K将在明年(2026年)被选中进行价格谈判。推荐阅读:一代传奇K药:大劫降至
一款是现任药王,一款是今年候选药王。均为企业核心管线,业绩顶梁柱,面对医保施压,应当何去何从?
根据现行安排,确认参与者需在3月1日提交核心数据,联邦医保中心将于6月1日发出首轮报价,整个谈判周期持续至11月底公布最终价格,新定价将于2027年正式生效。
医保谈判
这场美版谈判,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政策杠杆逐渐取代市场垄断,成为定义药企成败的核心变量。

参考资料:

1.At least seven drugmakers say they will participate in round two of IRA negotiations 

2.Trump blog: HHS moves to limit public comment on staffing decisions

3.Trump administration makes first comments on how it will run IRA drug negotiations

4.Trump’s HHS defends drug price negotiations in Novartis suit

5.其他公开资料

封面图来源:豆包 AI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17:58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17:23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