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01
从License in 到 license out的转变
雅法全球医疗(YAFA)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药企共进行63笔License-out交易,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80%。同时,报告还提到2023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数量首次超过License-in,这意味着中国药企已经实现了从以”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2017年中国加入ICH,国内的监管体系、监管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以此为基础,国内药企的License-out交易数量开始逐渐增加。
2021年以后,License-out进入快速增长期。也是在这一年,荣昌生物的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成功出海,以最高26亿美元的收入创下单药License-out新纪录。
而谈及早期的中国药企,由于长时间依赖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创新研发能力较弱,人才储备也远不达标,因此很多药企为寻求增长,只能选择引入国外已经研发的较为成熟(临床III期/已上市)的产品。
从2022年开始,中国License-in数量急剧下滑,相比2021年仅完成了59笔,数量直接跌成了两位数。与之相反,2022年以后,中国药企License-out数量和交易总额都开始直线增长。
如今,2024年仅过去几个月,中国药企License-out数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从开年第一单罗氏超10亿美元引进宜联生物ADC,到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潜在金额高达41.65亿美元合作,不断传出的出海喜讯预示着2024年的出海热度必然超过往年。
License-out浪潮背后
近期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正如期举行,中国药企带着一众创新成果远赴海外,并赢得一片认可。据统计,今年的AACR年会上有超过30项来自国内药企的研究入选突破性研究(Late-Breaking Reaserch)环节。
AACR年会是全球癌症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年会中的突破性研究环节将纳入最前沿、最具影响力的癌症研究进展,对研究者而言是在全球癌症研究领域树立声誉、推动合作的重要机会。
今年入选的中国研究课题涵盖了从基础科学探索到临床转化应用的多项研究,涉及创新靶点、新型药物结构、精准治疗方案等诸多前沿方向(详见下表)。
而像康方生物、和铂医药等公司也成功在2023财年实现首次盈利,深究其中原因,都与其核心产品的的新突破有关。
康方生物公告提到,其营收主要由肿瘤免疫双抗开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双抗)和依达方®(依沃西,PD-1/VEGF双抗)两款药贡献。其中开坦尼®2023年共带来13.5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49%;公司也从依达方®的海外授权合作中获得了一笔不小的首付款。
以上这些都指向一个结论,即在经历几年的大手笔投入后,部分国内药企已经初步迈入创新药收获期。
而目前已经展现出激增趋势的License-out浪潮,内里原因一方面是上述案例反应出的创新能力提升,即有能力出海了;另一方面则是大环境下,药企不得不从海外市场寻求业绩增长。
医保谈判的“灵魂砍价”确保了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但对于药企而言,如此剧烈的价格调整无疑压缩了其在该药品上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在研发投入巨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投资回报周期延长,甚至影响到后续研发管线的推进。从既往案例来看,某些罕见病药物在进入医保目录后,价格降幅甚至高达90%以上。
一款药品出海后,两地显著的价格差异也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据悉,特瑞普利单抗的美国定价与国内医保价格就相差了近30倍。令人咂舌的价格差异源于中美不同的定价机制和医保体系,在此等诱惑下,出海顺理成章。
此外,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环境态势低迷。对于已有产品上市的药企来说好歹还有营收,哪怕不能盈利,也能维持运营。但对于一些处于早期阶段,有管线无产品,有技术无资金的biotech来讲,当外部融资难度增大时,公司运营举步维艰。从2023年开始,砍管线、大裁员的消息堪称络绎不绝。
近期包括北京、广东等多地接连发布创新药利好政策,但是对于上述这些biotech来讲,或许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通过License-out 的模式快速将管线变现,以支持接下来的研发活动或者公司存续,也是一种解题思路。有时候,一次授权或许就能决定一家企业的未来。
03
法案风波是否将影响出海?
2024年1月,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等人发起了《生物安全法案》,因涉及药明康德等国内医药龙头企业,引发了国内医药界的地震。
从法案提出,到药明康德自动退出BIO,再到传言法案将进一步扩大范围,风波不断发酵。该法案已经提交至相应的立法机构,接下来还将进行委员会审议、审议与辩论、议会投票表决、两院协商、总统签署等五项流程。不过法案提出者克·加拉格尔的辞职即将生效(2024年4月19日起生效),法案是否有机会成为法律还未可知。
看似是法案引起的风波,实则是逃不开的地缘政治。紧张的局势下,中美制药界开始提出一个问题,即“寒蝉效应”是否会发生?
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即在特定环境下,由于担心遭受不利后果,人们开始进行自我约束,主动放弃行使原本享有的言论、表达或者行动自由。
映射到上述问题,即在当前局势下,大洋彼岸的药企是否会减少与中国药企的合作。进一步讲,中国那些寻求项目出海的药企还是否能顺利如愿以偿。
一位全球商业发展交易的国际律师在接受Fierce Pharma采访时匿名表示,生物安全法案已成为潜在合作伙伴之间不能忽视的问题,尽管大家都在尽力避免直面回答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拥有跨区域交易经验的企业高管、投资者和顾问表示,法案是否会对未来与中国的合作业务产生影响还不确定,但在短期内,这可能会打乱了原本强劲的势头。
“大家都有点儿手足无措,深感忧虑。很多公司还不习惯应对这类风险。”有消息称。“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能证明法案对中美合作交易产生了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从企业角度来讲,更顺利的合作关系是双方都期待的。
在中国临床试验体系逐渐完备的当下,不少国外公司通过与中国企业达成合作高速推进药物开发。同时,无论是哪一方都需要通过更多地区的人类数据去验证药物的临床有效性,从而扩展一款药的可及范围。ORI Capital负责人Simone Song表示:“我希望政治不要妨碍,因为双方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或许交易的重点应该放在正确的地方,不应该因其他因素而被区别对待。”有声音如是说。
2.2023年中国创新药交易报告CHINA INNOVATIVE DRUG LICENSING TRANSACTIONS
封面图来源:PIXABAY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