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给出负面结果后的第17个月,美国FDA终于决定让一款2021年通过加速批准上市的药物撤出美国市场。
“存在缺陷”的药物设计
2021年2月26日,美国FDA加速批准瑞典药企Oncopeptides的Pepaxto上市。Pepaxto通过与地塞米松联用,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成人患者。
但仅仅5个月后,Oncopeptides公布的Ⅲ期确证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尽管Pepaxto在主要终点PFS上有相比泊马度胺有显著性优势,但PFS的优势并没能转化为OS,Pepaxto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比泊马度胺组少了5.3个月!
这似乎是Pepaxto分子设计上的缺陷。尽管Oncopeptides将其描述为PDC(多肽偶联药物),并将其称作第二款获批上市的PDC药物,但一些观点认为,Pepaxto的“偶联”并不圆满。
和ADC相似,Pepaxto中的有效杀伤成分也是细胞毒化合物(美法仑),分子修饰提升了药物亲脂性,使其更容易被吸收进细胞中。在进入细胞后,药物被氨肽酶裂解释放出有效成分美法仑,来杀伤氨肽酶过表达的细胞。
体外研究显示,由于提高了烷化剂在细胞内浓度,Pepaxto杀伤骨髓瘤细胞的效力比直接使用烷化剂高50倍。
但问题在于尽管包括骨髓瘤在内的多个癌种过表达氨肽酶,但氨肽酶几乎在所有人体细胞中均有表达,Pepaxto只是利用了氨肽酶来裂解并释放有效成分,但缺乏靶向功能,不能实现向肿瘤细胞高效递送。
也就是说,Pepaxto的肿瘤杀伤效果不错,但其实是什么细胞都杀。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ORR以及PFS都存在优势的情况下,反而OS下降,并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的原因。
Pepaxto退市历程回顾
读出如此“炸裂”的结果,FDA当即决定暂停Pepaxto的后续试验,并计划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重新评估Pepaxto的患者获益。就在原计划2021年10月28日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的前几日,Oncopeptides主动提交Pepaxto的撤市申请,ODAC会议也不了了之。
但2022年1月,该公司撤回了“撤回申请”,宣布要与FDA重新审查临床数据,原因是Oncopeptides认为,在亚组分析中,虽然年轻人使用泊马度胺的存活率更高,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Pepaxto的存活率几乎是泊马度胺的两倍。
2022年9月23日,有关于Pepaxto的ODAC会议终于召开,会上以14:2的压倒性结果否定了Pepaxto的临床获益。2022年12月7日FDA正式宣布撤销Pepaxto的加速批准,禁止其在美国市场销售。但Oncopeptides迟迟没有行动,并在2023年8月对FDA提出上诉,坚持OS数据可能受到患者情况等不确定性影响,PFS作为主要终点可证明其药物疗效。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支极不和谐的插曲,2023年3月8日,Oncopeptides首席科学官Jakob Lindberg因涉嫌违反《市场滥用法》而被瑞典经济犯罪管理局抓捕。
据行业媒体Endpointnews报道,Lindberg的罪名是将「非法泄露内幕消息」,具体行为发生在2021年10月,也就是第一次ODAC会议召开、自愿撤市前后发生,但Lindberg本人并没有进行任何非法交易。Linberg因而面临最高6年监禁的刑事指控。
Linberg在Oncopetides任职多年,此前曾担任了10年的公司CEO,以一己之力推动了Pepaxto的开发与上市。他始终笃信这将是一款成功的药物,甚至将分子式纹在了自己的手臂上。
此后Linberg未再抛头露面,但目前Oncopeptides官网上显示其依然担任首席科学家职务。
事已至此,转机不大。CBER负责人Peter Marks在上周五发给Oncopeptides的最终决定函中写道,撤回Pepaxto批准的理由是:“(1)作为加速批准的条件进行的确证性研究没有证实Pepaxto的临床益处;(2)现有证据表明,Pepaxto在其使用条件下没有显示出安全或有效。”
目前Oncopeptides已将重心放在了Pepaxto的欧洲市场开发与推进其他在研管线上,但美国市场已经丧失,核心高管深陷囹圄,投资者信心崩溃,这家瑞典药企已经在悬崖上铤而走险了太久……
肿瘤药物加速审批机制仍需优化
自上世纪末为应对艾滋病流行危机,FDA设立药品注册加速机制以来,该机制就在为“满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服务。其中“加速批准”(Accelerated Approval,AA)程序允许药物利用替代终点证明疗效并申报上市,在上市后再递交能够确证其疗效的补充数据。
出于肿瘤领域的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的原因,过去10年85%的加速获批药物均为肿瘤治疗相关药物。对于肿瘤药物而言,替代终点一般是ORR(客观缓解率,简单来说就是肿瘤细胞是否减少)或者是PFS(无进展生存期,也就是患者接受治疗后,有多长时间才再次观察到疾病进展或发生死亡),但硬指标还得是患者的总生存期是否增加。由于近年来出现了多次替代终点获批后,主要终点却未达到预期的情况,FDA的加速批准也因此日趋严格。
在2022年,PI3Kδ抑制剂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根据FDA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当时已上市的4款PI3Kδ抑制剂可能引起毒性而缩短血液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
PFS不错,OS反而呈负面结果,正是PI3Kδ抑制剂最大的陷阱。2022年9月23日,FDA召开ODAC会议时,审议了PI3Kδ/PI3Kγ双效抑制剂duvelisib与奥法木单抗(CD20单抗,ofatumumab)治疗复发性/难治性CLL/SLL的5年对照试验DUO的数据。结果表明duvelisib完全没有OS优势,反而是明显出现了更高的毒性……
专家咨询委员会近乎全票通过了“PI3K抑制剂在血液瘤中的适应症批准,需要活性药物的随机对照数据支持”的决议。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PI3Kδ抑制剂存在极强的血液毒性。也就是说,癌细胞确实是没了,结果患者也因为药物副作用也不行了……
援引FDA肿瘤卓越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博士的话就是:这样的观察结果是“史无前例”的。
缓慢的进步
坦诚来讲,本次事件FDA已经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上一款因加速批准上市,而后确证性试验失败因而退市的药物Makena足足在美国市场销售了12年。
Makena在2011年基于一项名为Trial 002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通过了FDA加速批准,用于预防早产。Trial 002的主要终点是一个替代终点——复发性早产发生率。结果显示,Makena降低了复发性早产的风险,随即上市。
但阻止早产的终极目的还是保障新生儿的健康,2018年的确证性实验纳入了新生儿结局这一临床重点,以验证Makena的新生儿临床获益。这个试验从2009年做到2018年,卡着FDA要求的截止日期公布了试验结果。在此期间,Makena早已大卖特卖,连仿制药都已经上市了。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不光Makena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甚至连对减少早产比例这一已经在Trial 002验证过的终点也没影响,与之前的试验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论证这款药物的临床获益,2019年到2022年,FDA召开了两次专家咨询委员会与一次听证会,撤市流程一拖再拖。当2023年Makena终于退市时,该药物已经在确证性试验得出失败结果后继续销售了5年时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监察长办公室估计,从2018年到2021年,仅医疗补助计划就在Makena花费了近7亿美元。
Makena事件是加速批准的典型恶果,但起码是在截止日期之前向FDA提交了确证性试验的结果。还有更多的“法外狂徒”,干脆就不做确证性试验了,即便如此,之前的FDA也很难让他们退出市场。
参考资料
-
https://endpts.com/fda-formally-pulls-oncopeptides-cancer-drug-after-prolonged-back-and-forth/ -
https://mp.weixin.qq.com/s/1J59sTkUuUbFr6Vt4ymGHw -
https://mp.weixin.qq.com/s/0S8b1QLTOzzic6_DA_Vt6w -
https://mp.weixin.qq.com/s/KBmkNstiVBssPIxZy_nxOw
封面图来源:Pixabay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传奇Carvykti获批二线适应症在即!
Claudin 18.2:被FDA拒批的“第一”和来势汹汹的竞争者们
由AI进行投资,Biotech融资的第一道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