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张连山博士诚邀朋友们出席大会,共同探讨「从引进到出海,中国新药如何做好国际化布局?」这一重要课题!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欢迎观看重磅直播!450多位同药已预约!

正文共: 26506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如果能给近期的全球热搜话题排个名的话,除了世界杯之外,马斯克和推特的故事应该会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自10月底入主推特后,马总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裁员,成功把寒气传递给了每一个吃瓜群众,据最新的消息显示:推特已经解雇了约44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的80%。

整个事件最让大家感到寒冷的倒并是裁员的数量,而是在裁掉了这么多员工后,推特居然还能正常运转。不禁让人想到持续一年多的药企裁员潮,为了延长现金流的使用时间,无论体量大小,裁员都被药企们纳入了考量之中。

诚然,推特能大幅瘦身而不影响其业务,与行业性质、运营模式、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工作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不能与制药界同日而语,但盲目扩张也确实被认为是引发寒潮来袭的重要原因。

毕竟,有的公司招人建厂折腾好几年,啥也没做出来;而有的公司刚成立两年,只有6名全职员工,就已经围绕着前沿技术打造管线,准备IPO了。

 

1
所谓「小而美」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2022年11月18日,专注于调节性T细胞(Treg)疗法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Coya Therapeutics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S-1文件(公开募股书),通常在该文件送出后的1-2个月,公司就会上市。
如果成功上市,想必Coya会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创下“IPO时员工数最少”的纪录,因为整个公司的全职员工数只有6名。
6个人的编制在我们的常规认知里,做一家上市公司是完全不够的,勉强也就够开个饭店。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

更让人感叹的是,这并非是一家混子公司,而是已经在Treg这个细分赛道做到行业领先的领军企业,公司核心产品Coya 101(曾用名:ALS001)更是全球唯二进入临床二期的Treg细胞疗法之一。
Coya成立于2020年4月,第一年没啥消息,应该是在公司启动阶段。2021年,融了一轮资获得了1000万美元,支出490万美元,主要的花在了疾病模型的建立和临床前研究上。
2022年公司又融了1000万美元,将核心产品Coya101送到了2b期临床,同时还推进了另外三款产品进入临床I期,进入临床阶段后开销变大,前三个季度就花了910万美元,平均每个月3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不仅人少,工资还低,基本以股权激励为主,CEO在2021年的年薪只有36万美元,2022年把自己的工资涨到了45万美元。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来源:公司官网

2000万美元花了2年仍有富裕,还有4个产品进入临床阶段,钱都花在了实处。极致的「小而美」也不过如此了。
再看看他们人员配置和主攻的疾病领域,一般人想要模仿也确实不太容易。
2
如何「小而美」?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自疾病治疗迈入免疫治疗的时代后,T细胞就成了新药研发者们重点关注的东西,倘若将“靶点”的定义扩大,T细胞无疑会是近20年来最火热的靶点。
T细胞家族庞大,免疫疗法的应用潜力也远不止肿瘤及常见的自免性疾病,即便再过10年也不会过时,寻找更多可能性成为摆脱内卷的方法。
2018年,Science子刊发文介绍Treg的应用场景,并将其定义为“细胞疗法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简单来说,我们最熟悉的T细胞属于杀伤性T细胞,功能是杀灭抗原,属于作战部队。而Treg,即调节性T细胞,则更像是“纪委”,它们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很小,只有1%~2%,但能耐很大,可以抑制免疫反应,把杀伤性T细胞摁住。
目前的自免性药物有相当一部分针对的都是Treg的作用通路。而直接把Treg拿来做细胞疗法的却不多。这意味着巨大的临床空白,一旦研发成功,不仅可以自己单用,还可以与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联用。
Coya的创始人Stanley Appel博士就是Treg领域的大神,不仅在2018年就已经发表文章,纪录了神经退化和ALS(渐冻症)进展与Treg功能失调和水平下降的密切关系,还发现了Treg的冷冻保存方法。可以说Coya的技术积累早在公司成立前数年就已完成。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Stanley Appel博士

Appel博士已经年近九旬,在去年卸任了管理层的工作,仅担任Coya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一职。在Coya的科学顾问委员会里,还有“Treg教父”Shimon Sakaguchi博士,他在1985年就发现了在CD4+ T细胞内具有负向调控免疫的细胞,并于1995年首次发现了Treg,还证实了其与自免性疾病的关系。
要做到「小而美」,或者说,要成立一家biotech公司,除了科学基础,技术积累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公司仅成立2年就能把产品做到赛道领先的原因。
另一个「小而美」的要点是,在每个岗位都选择专业和技术兼备的人。
Appel博士的继任者Howard Berman博士曾任艾伯维高级医学科学联络员,2020年辞职下海创业,成立了另一家主攻神经疾病公司,2021年与Coya合并,并担任了Coya的CEO兼董事会主席。
首席医学官Adrian Hepner博士在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方面有30多年的全球经验,此前曾主导过多款产品的开发上市,有商业化经验,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还当过17年的神经科医生,开发、临床、商业化一把抓。
首席财务官David Snyder兼任了首席运营官,也是个多面手;神经炎症平台负责人Aaron Thome博士是Stanley Appel博士的门徒;监管事务副总裁John Centanni曾担任多家biotech的首席监管顾问。
最后,Coya的6人编制里还有一个运营和患者权益副总裁,把“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落到实处。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Coya Therapeutics(来源:公司官网)

当然,即便有了上述条件,也不一定能把团队编制压缩到这个程度,选择的疾病领域也非常重要。
Coya101的适应症ALS,全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渐冻症,属于罕见病,在美国只有不到20万病人,Coya101在2021年7月7日获得了FDA的孤儿药认定,其2a期临床试验仅入组8名患者。
3
结语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2022年11月21日,由国外知名媒体FierceBiotech发布,已经停更10年的“生物技术公司墓地”名单再次更新,7家有破产迹象的biotech上榜,再次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人们往往不会太珍惜轻易得到的东西,比如在生物科技赛道大火之时,投资人送来的钱和信任。
纵览中国biotech,现在面临资金储备告急的公司大都是在2015年以后,产业风口到来时成立的。那几年的投资人,都是上赶着送钱。而2010年前后,或再早成立的药企,对于资金的使用都会更谨慎一点,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会相对健康一些。
毕竟,挨过饿的人,更懂得节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寒冬之时,仍然敢于逆流而上的创业者,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更为明确,另一方面,在如今的市场洗礼下,花钱也会更精打细算一些。或许这些公司,更适合长期投资?
就如Coya一样,6个人就敢IPO。
 

参考资料:

  1. Six-person ALS biotech wants to go public — but it’s also pivoting from earlier plans(https://endpts.com/)
  2. Senior AbbVie liaison quits job to launch neuro startup, with sights set on ALS(https://endpts.com/)
  3. 公司官网
  4.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835022/000156459022038040/coya-s1.htm#EXECUTIVE_DIRECTOR_COMPENSATION
  5. 其他公开资料
封面图/摘要图:123rf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不具有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参考意义。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新药出海正当时,如何劈波斩浪直抵彼岸?——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这场“高考”非常火爆,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默沙东的小「赌」怡情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全球首款T1DM新药获批!公司股价却绿了,重要的问题是:去哪找病人?

 

推荐阅读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

这家「只有6名全职员工」的biotech要IPO了,还能更「小而美」吗?药时代B站号已就绪,速来围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16:1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15:21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点击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