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比较稳妥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基于MOA已经验证过的上市药的耐药机制去精准开发,而不是简单的提升AUC。(有点类似打仗不要用人海战术,靠分子多怼上去是不行的)。这种一般都是基于靶点蛋白位点突变,或其他基因扩增,或者其他旁路激活等等。只要把耐药机制搞得七七八八清楚了,就可以开发分子去试。开发的分子不仅要能搞定突变靶蛋白,或者旁路激活蛋白,还要能搞定一代药的靶蛋白活性。说简单点就是至少一二代通杀。临床路径就是先做耐药病人,入组的都是重磅药耐药的,而且要挑这种后线病人没有SOC疗法的,把这个后线病人的临床治疗地位占住,脚跟站稳,拿到药物上市许可,再往上攻。接着或者同时开临床和一代药做头对头研究,这个时候就有基础去PK了,因为一代主要的耐药因素你已经cover了,所以理论上做头对头,你的PFS应该比人家长,至少逻辑上没有错。类似的例子很多:从T790M突变站稳脚跟的奥西替尼,从ALK耐药突变的布加替尼,从C481S突变站稳脚跟的ARQ531……,等等。当然,这个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开发路径,比拼的其实就是速度,谁在全球前列,谁就有较大价值。如果进度靠前,我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掏钱投的。今天其实不是讲到这个层面就停了,是想讲我更心仪的一种路线。众所周知,肿瘤是复杂疾病,和其他单基因遗传病或者致病机理比较清晰的代谢疾病有很大的不同,肿瘤很多情况其实是黑箱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肿瘤其实还都是按照病灶位置去区分称呼的,很多肿瘤或许都是各种细分肿瘤的一个集合,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或者现在没有方法能区分开而已,比如三阴性乳腺癌,这个叫法顾名思义就是把HER2阳性、ER阳性、PR阳性的刨除,剩下的就是乳腺癌就叫三阴性乳腺癌。当然,现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分子分型的肿瘤,比如肺癌的EGFR、ALK、ROS1、RET、MET,乳腺癌的HER2,白血病的BCL-ABL,不分瘤种的NTRK等等。但是相比种类繁多的各种实体瘤,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我想强调的点是:1、肿瘤是大集合。肿瘤很多情况或许是基于我们认知不到位导致的多种通路异常引起细胞恶性增殖疾病的大集合,如果能通过某种病理或者分子的biomarker区分特定肿瘤人群的治疗方式更靠谱一些;2、肿瘤是黑箱。临床前的靶点验证,或许适合单基因遗传病或者其他致病机理清晰的疾病,但是在肿瘤上很难,类似的比如NASH和AD。所以得倒着推,从临床上发现的信号来发现和验证靶点说不定更适合一些;3、找出来的biomarker一定要研究出来和肿瘤有相关性,或者和靶点有相关性,或者和药物分子有相关性;如果啥都没有,那基本上也是自欺欺人的多。背景信息:疾病病理生理学明确:从II期临床的有效性来看,一方面,靶标得到验证、靶点与疾病关系明确的项目成功率高达73%,而没有得到相应验证的项目成功率仅为43%;另一方面,拥有biomarker项目的成功率高达83%,而没有biomarker的项目仅为29%。Ref:Cook, D.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ate of AstraZeneca’s drug pipeline: a five-dimensional framework.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13, 419-431 (2014).2、病人群体的针对性更强(仍是基于病理生理学的深刻洞察):对于某一类疾病患者针对性强的项目,其成功率高达90%,而针对性相对较弱的仅为27%。Ref:Cook, D.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ate of AstraZeneca’s drug pipeline: afive-dimensional framework.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13, 419-431 (2014).在总结所有数据之后,AZ得出了导致低临床成功率的根本性原因:新药开发的“程序化”导致科学家更加关注候选化合物的数量(也是其考核的绩效指标),而对于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等信息没有足够的认识。简单来讲,为了避免先导化合物因分子结构问题导致的失败,AZ一般会准备大量的候选化合物(back-up分子)。这种模式导致了开发者对候选化合物数量的过度倚重,而忽略了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信息。对于长得很像的“化合物家族”来说,往往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而不幸的是,后者更为常见。我想这或许是很多big pharma的都有的问题,如果biotech-startup公司能充分认识到这点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变,或许能产生很多有生命力的candidate和idea。
后来,在进一步的该药物分子的实体瘤1期爬坡临床中去观察。前一周刚从PI处得知,该蛋白高表达的某实体瘤患者出现了PR,而且该患者之前接受了几种免疫疗法均进展。是个不错的验证信号,当然,这个还只是开始,我喜欢这种良好的开始。大家都知道,我说的该蛋白可能是一个和药物分子疗效强相关的selective biomarker,但是目前只能说有可能,还需要设计合适的二期临床来做进一步的验证。届时,或许就是我们喜笑颜开的时候。好了,事情给大家说明白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遇到了算我们运气好。再说说人:我心仪的科学家除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极其优秀之外,我还希望在以下三个方面让我认可:1、对于项目立项是深思熟虑的,是研究过临床路径和未来临床地位竞争分析的;2、对管线涉及的各种体内体外模型和assay的建立和质量管控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丰富的经验;3、临床转化意识极其敏锐,对临床上出现的蛛丝马迹嗅觉灵敏,有侦探意识。当可遇而不求的事情和不可多得的科学家有了交集,且正在相互促进反应的时候,我想,是时候该我做决定了。正应了那句老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极医药————————————————————彩蛋来了————————————————————有人说,为啥你说的再极和我印象的再极不一样呢?它应该是做PDL1小分子的一家公司啊。没错,那只是管线的一部分,明天我们会发一篇文章(颠覆式创新:小分子PD-L1抑制剂能否破解PPI靶点成药难题?),讲讲我们是怎么看PDL1小分子的。 ~~ END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内容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版权归作者。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