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首个居家注射疗法获批,给药时间缩短240倍

融资的机会来了!~
多家知名VC公司寻找优质投资标的,
感兴趣的管线包括:
(1)针对实体瘤的创新性TCE、(2)新靶点/新核素的创新性核药、(3)Abeta双靶点等CNS创新药、(4)新靶点/新MOA的自免创新药。
请有相关产品的biotech公司立即联系药时代BD团队(BD@drugtimes.cn)!
正文共:1580字 1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25年8月29日,卫材和Biogen宣布,美国FDA已批准Lecanemab(仑卡奈单抗)皮下自动注射剂型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维持治疗,并将于2025年10月6日在美国上市(美国商品名:LEQEMBI® IQLIK™)。
仑卡奈单抗将成为目前首款可在家中使用自动注射器[含360mg/1.8mL(200mg/mL)]进行皮下给药的AD治疗药物,整个注射过程平均仅需约15秒,比静脉注射所需的1小时,缩短了240倍。

阿尔茨海默病

 

给药时间极大缩短、疗效不变、安全性提升

仑卡奈单抗是20年来首款被FDA完全批准的AD治疗药物,于2023年获FDA批准,并被列入Science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作为一种靶向的单克隆抗体,仑卡奈单抗可通过持续清除原纤维并快速清除斑块来对抗AD病理机制。

可美中不足的是,当时获批的仑卡奈单抗药物为静脉注射制剂,需要每两周去专科中心输液1小时。若是算上来去医院的时间,治疗耗时将被极大延长,这对于AD这类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患者是极不友好的。

此次获批的药物正是在仑卡奈单抗药物的基础上,升级的皮下自动注射版本。使用起来就像糖尿病人用的胰岛素笔,操作很简单,患者或者家属经过简单培训,在家中即可完成AD自动注射疗法,直接让患者的给药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了15秒,极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那么其疗效会因给药时间缩短而打折扣吗?不会!

此次获批的新剂型,基于Clarity AD及其开放标签拓展数据,显示其临床和生物标志物获益与静脉给药相当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皮下注射剂量的安全性不仅与静脉维持治疗相似,还获得了一个惊喜的数据:皮下注射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不到1%)远低于静脉输注的26%11%的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局部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发红、肿胀或瘙痒),但这些反应不会影响后续给药;不到1%的患者出现轻微全身症状,例如头痛、发热或疲劳。

在完成18个月仑卡奈单抗静脉输注IV)后,患者就可选择继续每四周一次的IV给药,或改用仑卡奈单抗自动注射器进行每周一次的360mg皮下注射。

ARIA风险【主要分为脑出血(ARIA-H)和脑水肿(ARIA-E))】是目前单抗类AD药物逃不过的“拦路虎”。有人认为是由于单抗药在治疗初期,斑块中的清除速度大于血管能够运走的速度,使得在血管壁大量沉积,造成CAA相关的炎症(ARIA-E)等影像学表现。也有推测认为,单抗药不仅去除斑块中的,同时对于小血管壁上过量沉积的也有清除作用会影响血管壁完整性,造成血液成分外渗,引起CAA-riARIA-E)。

研究数据显示,每周接受仑卡奈单抗360毫克皮下维持剂量的患者中,ARIA(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的发生率与18个月后继续接受IV的患者中报告的 ARIA发生率相似,也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ARIA的背景发生率相似。使用仑卡奈单抗进行治疗的AD患者,其ARIA发生通常出现在IV起始治疗后的前6个月内,症状会逐渐趋于稳定或者消失。而对于只有1个或没有ApoE4拷贝的早期AD患者,仑卡奈单抗的益处大于风险,这也意味着其引发的ARIA风险会更低。

早期筛查对AD治疗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剂型,仑卡奈单抗目前也仅获批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维持治疗。这一适应症限定的背后,源于对AD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

学术界普遍认为,β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在A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级联反应的异常聚集被认为是疾病启动的关键早期事件,可触发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与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进而导致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因此,尽早干预病理过程,可能在神经变性尚未广泛发生前阻断或延缓疾病进展。

Clarity AD中,Tau蛋白水平表达更低的患者分组(可理解为处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患者)78%的患者病情不衰退,其中60%甚至出现症状改善,病程逆转的情况。这意味着越是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干预的患者,仑卡奈单抗的疗效就越明显,这让“早期筛查”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再进一程。

口服制剂研发正如火如荼

 

既然AD类药物的皮下自动注射剂型已经出现,那么更为便捷的口服剂型进展如何呢?

2014年,首款获FDA批准的是美金刚/多奈哌齐复方制剂,第二款时隔十年,是2024年批准的Zunveyl。值得一提的是,202518日,康哲宣布引进Zunveyl在亚洲(除日本)、澳洲、新西兰的独家权益,总协议金额为4000万美元。不难看出,口服AD药物极具吸引力。当今值得注意的口服药物有,靶点:AlzheonALZ-801;神经炎症靶点:AB Science的马赛替尼、BioVieNE3107等。

随着给药方式的优化与更多机制创新药物的研发,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正逐步迈向更高效、更个体化的新时代。

接下来一条会议宣传

目前,药时代与肝病新药联盟应行业需求,决定于2025年11月21-22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活动(线下)。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将聚焦肝病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自医院、药企、CRO、投资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们将齐聚一堂,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他们的行业洞见和宝贵经验。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持续关注,药时代公众号将持续更新会议最新动态。
主办单位:肝病新药联盟、药时代

协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爱肝联盟。

展位火热预定中!扫码立即咨询

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

阿尔茨海默病首个居家注射疗法获批,给药时间缩短240倍
参考资料:

1.卫材官网

2.Biogen官网

3.股价大涨16%,口服小分子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结果积极

4.暴增超2000%!两款单抗,撑起阿尔茨海默病一片天

5.其他公开资料

图片来源:FDA官网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5年9月2日 19:56
下一篇 2025年9月3日 13:28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