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的风暴从2022吹到了2023,从医药领域刮到了各行各业。日前已有消息称,科技巨头微软和亚马逊将开启万人级别的大裁员,微软将要在3月底前裁员1万名员工,亚马逊则宣布了1.8万人的裁员计划。
回到医药领域,一月份还没结束已经有至少八家药企宣布了裁员的消息,其中不乏明星企业,如CRISPR基因编辑龙头公司:由华裔生物学家张峰和诺奖得主Jennifer Doudna联合创办的Editas,以及Fate这样的CAR-NK头部企业。

这家CAR-NK领军企业和杨森「掰」了,股票一日崩塌,砍光管线,还要裁掉60%员工,资金流预计还能坚持3年……
现在,德国默克变成了第九家,并成为2023年第一家宣布裁员的大型制药公司。
据美国行业媒体Fierce biotech报道,默克雪兰诺(默克集团处方药业务部门)将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的美国研发中心实行裁员,裁员规模为133人,约占其该研发中心的26%,美国分部的11%。
研发在过去被认为是药企的“生命之源”,此前诺华的重组计划里涉及的裁员主要是营销团队,研发部门纹丝不动,而默克此次的动作则截然相反,专砍研发。
其原因在于,默克未来将减少内部研发的贡献,而更多依赖外部创新。

小公司PK大公司PK学术界:谁发现更多的FIC抗癌药?谁是创新实力派?
为此,默克表示将更加依赖外部创新,在保持内部产出的情况下,未来将有50%新推出的管线来自合作开发或License in。公司将集中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利用现有产品线中的协同效应,提供肿瘤学、神经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变革性药物。
当时,默克首席医学官Danny Bar-Zohar博士表示,希望默克成为一个“更精简的组织”,暗示了此次裁员的发生。
在战略计划公布后的一个月,默克便与Mersana Therapeutics签署了总金额高达8.3亿美元的合作计划,根据协议,Mersana将利用其Immunosynthen平台结合默克的专有抗体,开发最多两款新型ADC候选药物。
2022年,Mersana因与GSK就一款临床前HER2 ADC药物达成14.6亿美元的合作而备受关注。
默克的裁员动机,不禁让人想到正在热映的《流浪地球2》中的一句台词: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佳方式,就是毁灭人类。

(图片来源:电影海报)
裁掉1/4的研发人员,是为了更好的研发药物,因为内部研发的效率严重不足。
这种模式如果发展到极致,会不会形成biotech负责源头发现、分子优化;CRO负责分子优化、临床开发;大药企负责临床开发、销售盈利的“制药终极形态”?
如果未来的趋势如此,那些不以源头发现为核心能力的biotech们,如果无法成功晋升pharma,是否必将转型为CRO公司?
参考资料:
封面图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大年初二 | 「迎婿日」聊一聊那些有价值有温度药味十足的精彩活动——药时代活动回顾与展望!~ 初一话兔丨祝8家兔年诞生的药企本命年快乐! 新春祝福!药时代祝您新春快乐!兔年里大展宏兔!前兔似锦! 恩格列净「慢性肾病」适应症获FDA受理,降糖药的「破壁」之路… 点击这里,立即报名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上海站】!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