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药时代”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 ↓

导览
生物制药寒冬来袭,活下去成了药企们的第一要务。
为了活下去,药企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抓紧时间冲击IPO,有的抱紧大药企大腿过冬,还有的变卖身家换取粮草。
乐普生物就属于第一种。乐普生物已于2月10日正式启动招股,预计2月23日于港交所上市。
事实上,这并非乐普生物第一次试图登陆港股。其在2021年4月28日赴港递交上市申请,但因申请超过6个月未通过聆讯而失效。
不久后,乐普生物便再次尝试冲击港股,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为何乐普生物如此着急上市?原因在于,乐普生物到了非上市不可的时候了。乐普生物在招股书中称,按照预设的现金消耗率计算,其现有资金可维持3.7个月。
也就是说,没有资金为乐普生物输血,乐普生物恐怕会永远停在这个冬天。
为了能够成功上市,乐普生物更是不惜自降身价。根据招股书,2021年上半年公司C轮融资时,每股价格为6.7元。而这一次招股,公司定价上限为7.38港元,折合人民币5.99元。
这意味着,此次乐普生物IPO定价相比C轮融资打了9折。若以招股最低价6.87港元计算,折扣将更大。
乐普生物这番壮士断腕的操作也不难理解,毕竟只有上市公司才能活下去,否则一切创新、情怀与理想都成了空谈。
01 账上现金只够烧3.7个月
翻开招股书,答案呼之欲出:乐普生物囊中羞涩。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账上现金仅2.61亿元。
乐普生物尚未实现商业化。截至2021年8月31日,乐普生物亏损6.62亿元,收入460万元。2020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5.2亿元和4.54亿元,算下来,在这两年八个月期间乐普生物亏了16.4亿元。
巨额亏损来源于高额的研发开支。2019年乐普生物的研发支出为2.29亿元,2020年达3.54亿元,今年前8个月更是高达5.09亿元。
照这个烧钱速度,如果没有后续资金输血,乐普生物账上的现金只够维持3.7个月。
而通过此次IPO融资,虽然乐普生物估值打了折,但却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通过上市融资,现有资金预计可维持17.4个月。
其实,资金捉襟见拙也并非乐普生物一家的窘境。根据Choice数据,以现金储备/2021年内经营性现金流比例来看,14家18A公司的账上现金,撑不过两年;如果把期限延长至3年,这个数字会增加至19家。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行业内有着研发一款新药,需要花费十年时间十亿美元的双十定律。
在生物制药行情好的时候,钱不是问题,只要管线产品有看点,故事讲得好,钱就来了。而如今生物制药行情遇冷,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钱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02 管线想象空间有多大?
翻开乐普生物的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到,其管线的亮点主要在ADC和PD-1/PD-L1方面,主要产品分别为ADC药物MRG003、MRG002,PD-1药物HX008,PD-L1药物LP002。
其中,HX008是乐普生物最接近商业化的产品,用于治疗二线黑色素瘤。那么,即将获批上市的PD-1能给乐普生物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呢?
从适应症来看,黑色素瘤并不算一个大适应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每年适用于黑色素瘤的PD-1市场规模大概4亿元。
本就不大的市场已有默沙东和君实在此适应症获批,作为后来者的乐普生物恐怕难以分到多少市场。
要想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布局更多的大适应症,如非鳞NSCLC、her2阴性胃癌、肝癌、食管鳞癌等。而乐普生物在这些适应症的布局还处于早期,距离实现商业化还需要较长时间。
从竞争格局来看,PD-1/PD-L1药物目前已经是一片红海。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PD-1药物有8款,获批的PD-L1药物有4款。这还没完,还有众多后来者正在跃跃欲试进入PD-1领域,仅在国内就有几十个PD-1/PD-L1在研。
随着入局者的增多,PD-1/PD-L1疗法在国内已是“白菜价”。在医保谈判后,国产PD-1的年治疗费用最低已降至3.74万,进口PD-1的年治疗费用也降至11-14万。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在PD-1/PD-L1领域乐普生物都难能赚到大钱。
除了PD-1药物,乐普生物的重点在ADC。自第一三共的DS-8201 ADC展现出强大的效果后,ADC药物成为了免疫治疗的新宠,吸引了众多的玩家入局。
乐普生物在ADC领域也是花了大力气。乐普生物的管线中布局了五款ADC,分别靶向HER2、CD20、EGFR、TF、CLDN18.2。从数量上来看,乐普生物的ADC领域优势明显。
不过,数量绝非评判管线质量的标准,毕竟从临床到的真正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药物成功上市,数量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优势。
在五款ADC中,分别靶向HER 2和EGFR两靶点的MRG002、MRG003进展较快,已经处于临床Ⅱ期。
ADC扎堆的HER 2靶点竞争压力不小,目前已有两款ADC产品在国内上市。据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9日,国内在研靶向HER2的ADC共有22款,其中4款处于临床III期。从临床进度来看,乐普生物的位置并不算靠前。
EGFR靶点的竞争格局相对更好,目前还未有ADC上市。并且MRG003的1b期临床试验表现很是亮眼。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对于HNSCC(头颈癌)的总缓解率ORR达到40%。
虽然未进行头对头试验,但K药二线治疗头颈癌的总缓解率ORR也只有16%。目前看来MRG003是乐普生物管线中最具潜力的药物。
总体来说,乐普生物的管线中产品虽多,但大部分仍处于不确定状态。而PD-1领域有信达、君实,ADC领域有荣昌生物,这些药企的药品都已上市,确定性相对较高。
02 创新药企的近忧:如何挺过这个冬天
破发成了2021年港股上市18A公司难逃的命运。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上市的20只生物科技B新股中,便有15只首日破发,破发率达75%。
然而,更难的还在后面。随着生物制药行情遇冷,生物制药融资窗口逐渐关闭,没有收入的公司压力会非常大、钱烧完就必须放缓发展速度或被迫出售权益。
在萧条的大环境下,乐普生物自降身价IPO也就不难理解了。甚至可以说,乐普生物算是幸运的,至少通过IPO融资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时间和可能。
此前,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伪创新大行其道,烈火烹油的虚假繁荣让不少药企迷失了方向。
而如今,潮水退去,投资回归理性,谁在裸泳大家一目了然。以前靠着几款license in +几个科学家,攒局、讲故事就能上市的模式,大概率是不能继续走下去了。
对于那些IPO无望、融资无门的biotech来说,日子将会更难。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卖身大药厂了。比如前段时间,石药集团收购的铭康生物,健适医疗收购介入心脏瓣膜“四小龙”之一杰成医疗。
寒冬下,不少药企开始放弃梦想、情怀,活下来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也许并非全是坏事。大环境的变化可以挤掉行业泡沫,倒逼创新药企加大力度做创新。对于药企而言,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下,真正的创新都会是自身最好的倚仗。
创新药行业不会永远留在冬天,相反在下一个春天来时,创新药行业开出更具生命力的花朵。
春天一定会到来,只是在这之前,创新药企的首要任务是,熬过这个冬天。
文/方涛之
关注“药时代”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 ↓
End

推荐阅读
-
2022中美澳三地申报高峰论坛——解锁全球申报,助力新药出海! -
博腾与辉瑞签署43亿元大单 -
不眠之夜全纪录!那一夜,我们都是「信达人」(附:英文字幕版全场回放+4段必听发言) -
最终揭秘,礼来/信达PD-1单抗ODAC会议全程要点回顾!(附点评) -
重磅直播!如何解读FDA关于信达-礼来PD-1单抗之ODAC会议 -
信达/礼来ODAC考卷公布,FDA出题思路如何解读? -
信达今晚上考场!直播在哪看?(附:10份FDA ODAC会议资料!) -
回望创新药的2021:内卷之下,行业呼唤差异化创新 -
朗盛投资&药时代联合举办——思南峰会系列分享之“再论CD47” -
里程碑ODAC会议召开之际,FDA Pazdur主任再次表态:不针对中国,要求临床研究必须能够代表美国 -
FDA大院里的华人 | 王亚宁博士和王亚平博士 -
震惊!虎年第一挖!辉瑞“突袭”罗氏总部,从CEO身边挖人,Pao博士将出任开发主管;Hans Clevers教授将加盟罗氏 -
Protocol撰写实操训练营!26节课,助您直达国际标准! -
国际临床研究超级训练营!40节课,帮您系统学习国际临床试验前沿设计方法! -
FDA前后大变脸,中国创新药出海恐生难?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