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顶级学术杂志《细胞》(CELL)发表了一篇访谈文章,“Looking to the Future for Pharma and the Drug Development Ecosystem”,集中探讨了未来新药研发的前景以及业界生态模式。默沙东传染病发现副总裁兼MRL剑桥探索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官Daria Hazuda博士和辉瑞内科学研究部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Morris Birnbaum博士接受了专访,分享了他们对于大型制药公司如何推动未来新药研发事业的见解和期望。
2019年11月,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特聘副研究员江经纬的团队完成了《Stroke and Vascular》杂志的上发表文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Facilitated Targeted Drug Discovery》,介绍了目前可应用于发现具有良好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低毒特性的高效先导化合物的先进筛选方法。就国际概况来说,新药研发实体主要集中在跨国药企,新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优化等很多技术尚属于高度保密的技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的新药研发多数还处于上一代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靶向先导化合物筛选命中率为0.1%~1%,计算误差太大,实验验证成本太高。因此,国际上能进行新药研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极少。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新药开发成本居高不下,新药研发周期越来越长,难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交叉领域大数据的积累和新型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为传统的新药研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三十多家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和药企的合作结果表明,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现靶向nM级起效的命中率为10%~30%(是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10~300倍)。同时,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反向筛选技术也发现了大量老药的新适应证。由于新技术准确度的提高,新药研发成本将大幅下降,特别是大量老药新适应证的发现将使小分子老药重新焕发生机。2019年11月15日,中国药企百济神州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 英文通用名:zanubrutinib) 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实现了中国原研药零的突破。根据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国坚持国际视野的本土化,充分借鉴了国际社会特别是药品监管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例如药品全程追溯制度、药物警戒制度等等。这些举措加强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创新了药品监管方式方法。基于强有力的新制度引领,中国涌现了一批海外上市的新的创新药企,激活了本土原研药以及海外许可授权研发动力,使得国内市场充分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简言之,基于政策更新以及技术日渐成熟,中国新药研发事业在近两年内得到了迅速的蓬勃发展。万事开头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零的突破”之后,中国的新药研发事业将不仅关注庞大的临床患者基数所带来的广阔的医疗市场需求,也将走出国门,使中国原研药事业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百花齐放。【参考文献】1. Looking to the Future for Pharma and the Drug Development Ecosystem. Cell. 2020;181(1):15–18.2. 彭训文. 一粒中国抗癌新药诞生背后:中国制药人是如何做到的[J]. 决策探索(上),2020,01:36-37.3. 龚兆龙. 稳步迈向全球化的中国创新医药产品[J]. 药学进展,2019,12:881-883.4. 江经纬.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助力靶向药物研发[J]. 中国卒中杂志,2020,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