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礼博士 | 1942年中西抗疫在云南古镇的一场对决

谢雨礼博士 | 1942年中西抗疫在云南古镇的一场对决

引子

新冠疫情在国内接近尾声,但仍在世界其他地方蔓延。作为医药行业的一员,非常关注抗疫措施、疫苗和药物研发。最近翻阅文献,读到著名的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195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一个中国小城流行之霍乱疫情(1)。文章讲述了1942年霍乱大流行时,一个叫做西城(Hsi-ch’eng)的云南边陲小镇的抗疫斗争。机缘凑巧,在这个文化和地理位置独特的古镇上,当时的中西方两种抗疫理念,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应该说是迷信夹杂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进行了一次碰撞。许烺光先生借此分析了习俗与现代医学的冲突、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西方科技传播的困境。虽然时日久远,今天读来仍然获益良多。
 

背景介绍

西城是云南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小镇,位于海拔2000米的山腰,居民约8000人,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为主。小镇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通过山路与外界有频繁的贸易往来。1942年正值抗战时期,西城的地理位置使其免于战火的侵扰,与其他地方相比,当地的经济稳定,有钱的大户比较多,并且容纳了大量躲避战乱的外来人口。在有钱人的支持下,西城当时建设了1个有20个床位的现代化医院、3所包括1400个学生的现代化大学以及外来的一所教会学校。

 

1942年春天,在战火纷飞的中国霍乱大爆发,中华民族当时遭受的苦难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这次,西城没有幸免于难,霍乱疫情席卷而来。死人越来越多,葬礼应接不暇,商铺关门,大街上空无一人,男女老少都处于极度恐慌之中。

 

霍乱在当时已为现代医学所熟悉。人们知道这个可怕的急性腹泻病是霍乱弧菌造成的,它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病菌的潜伏期、传染方式、检测方法和控制手段都有据可查。从发现第一例感染起,当地的现代化学校和医院就采取了行动。教会学校的医务室负责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霍乱的相关知识。学校建议学生和教职员工采取严格的卫生和隔离措施,避免食用生的食物和未烧开的水,并安排注射了霍乱疫苗。其他学校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医院准备了大量床位,免费为穷人治疗,并派出护士上街提供免费的疫苗注射。学生们制作了大量的宣称材料和海报,详细介绍霍乱是如何传播的,需要采取什么防护措施。概括一下,学校医院的抗疫措施主要包括:1)讲究卫生,严格隔离;2)不要吃生食和生水;3)注射疫苗预防;4)补充水分以及急救。

 

同时,西城的普通居民也自发地投入到抗疫斗争之中。但是,他们的理念和措施与学校医院实施的,却截然不同。西城当时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且迷信和神佛盛行。当地居民深信霍乱疫情是邪气所致,只有虔诚的祈祷和行善事才能被上天收回,邪气也可被高深的道法和仙术所制服。基于这样的理念,并结合当地的传统医学,他们主要的抗疫措施包括:1)举办法事和祈祷仪式;2)佩戴护身符;门上悬挂驱邪的仙人掌,在地上和墙上画上石灰线;3)为了感动神灵,房屋街区焚香,清洁卫生;个人沐浴净身,吃斋戒欲,禁食鱼肉等;4)饮用各种神水;到几十公里外的岩石上索取据说只有当疫情爆发时才喷出的“九仙女”清泉。泉水稀缺昂贵,一杯泉水卖到当时的50美分。常见的神水还包括神殿烧香炉子中的水以及祈祷求得的符水;5)大规模发放当地土著的药丸和中草药,经常标注来自老者和著名军医;治疗手段还包括针灸戳破中指放血等。

两种抗疫理念的对决

今天,如果让我们做一个选择,我想大多数人会选学校和医院提倡的现代办法。但在当时的西城,情况却恰恰相反。大多数居民拒绝了免费的疫苗,医院的床位也大多空闲。即使是少数受过西方教育的人接受了疫苗注射,但也同时参加了祈祷或者服用了神水。

 

两种抗疫,到底哪一种更有效呢?如果当时政府强制采用现代方法是不是就可以死更少的人?当然,历史不可能重演,也没有可靠的数据记载来参考。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也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

 

从有效性来看,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西城土办法中也包括清洁卫生,吃斋禁食鱼肉等减少传染可能性的措施,以及避邪带来的实际隔离效果。神水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山泉远离污染,可能并无害处,起到了补充水分的作用。烧香炉和符水则可能带来传染。土著药物和中草药的作用就说不清楚了,可能包括有益、有害和不相关三种情况,但中指放血确有增加其他感染的风险。祈祷、驱邪和护身符的作用主要是精神安慰,起到稳定恐慌情绪的作用。

 

再看当时学校和医院的办法。首先,隔离、注意卫生、减少粪口传染以及急救措施显然是有效的。但有意思的是,当时大力推广的疫苗,多年后被证明并没有任何效果。也就是说,从实效看,疫苗和神水没有区别,但由于居民相信神灵,神水有强大的精神安慰作用。疫苗,一个外来的新事物,只能带来情绪的不安。而且,注射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带来的疼痛感和不方便性十分不利于推广。经此分析,西城当年的传统办法似乎还略占上风。彼时,如果政府强推现代方法,可能适得其反。

 

西城当时拒绝了现代办法,当然不是经过这样的剖析,而是由当时的文化传统和信仰所决定。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缺乏逻辑性,但其实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思维的运行方式应该是类似的,只是因为背后的文化和知识不同,彼此觉得对方缺乏逻辑性。当时的西城居民成长环境决定他们相信神灵,无法分辨自然和超自然的力量。现代医学要让他们接受,必须与他们深信的邪气、神水及善恶观进行结合。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主流文化已经抛弃了神秘力量,认为科技是万物的答案。非现代医学要让他们接受,必须通过分子、细胞或者其他科学概念进行解释。所以,要让西城人接受科技必须打着神术的旗号,而要让西方人接受神术必须打着科技的旗号,至于实际效果有时候并不重要,就如西城的神水和当时的疫苗一样。

 

今天的中国,已经抛弃了封建迷信,但历经数千年的中医文化得以保存,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并存,形成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医疗体系。然而,长期以来中西医之争不绝于耳,包括在这次抗疫斗争之中。大多数争论都是围绕两种医术的效果,其实背后是两种理念的碰撞,双方逻辑所基于的决定因素不同。这就像西城人与西方人去争论神水和疫苗谁更有效一样,必然没有结果。医学的局限性决定无论什么医术,都不可能适用所有场景和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也不可能是药到病除,非黑即白。现代医学依靠科技、标准和现代临床理念,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罕见病、传染病甚至恶性肿瘤都被攻克了。然而,代价是高昂的成本,许多病人无法承受,因此大家不要忘记药品的社会属性。新药和疫苗研发的时间成本决定现代医学也不能有效应对类似于新冠这样的突发疫情。中医以静制动,对症下药,这时候有其优势。中医也不是无法发展,只是中医的发展不是发现更多的药材,而是人的发展,必须培养更多思想开放、善于借鉴、医术高明的医生。

 

李文亮医生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这是指精神的健康。身体健康,多一种选择又何妨?作为两种不同的理念,中西医如何能更好地相处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就是冲突双方如何更好地包容、借鉴和接受变化。许烺光先生在文章中谈到他对西方科技推广的观察和思考,有些观点对我们也许有所借鉴。

 

首先,环境的影响很大,个体改变比群体改变更容易。群体会带来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比如,西城当时注射疫苗的人,即使不信神佛,也要积极参加祈祷仪式,以免遭受邻居的鄙视。不难理解,冲突双方必须争夺舆论阵地,团结更多的支持者。另外,变化涉及的利害关系越小,对社会关系影响越小,对团队合作要求越小,越容易被接受。这些都是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相处的难点,因为医学涉及生命、经济利益和医患配合,不易相互接受。

 

对于社会来说,中央集权的政府更加容易推动改变。对于个体来说,强制和自愿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任何改变都会带来情感的波动,或轻或重。从长远看,自愿的改变比较容易接受和持续。创新者常犯的错误是:自认为掌握了所有真理,过于强势,有时候期望过高。历史证明,即使是在饥荒、疫情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即使是能救人于水火,不顾当地人的传统,强制推行新技术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今天的中国,虽然提倡中西结合,但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的数量,西医应该说是占优。很多病人首选还是去看西医,除非一次性解决问题,若非如此,他们还喜欢尝试包括中医在内的其他选择。很多医生对于这样的不信任很有挫折感,极端的人甚至斥之为愚昧,或者将自己医术的局限怪罪于他们乱来。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决定。几千年来,中国人治病从来都不是依赖于一个有统一标准的药物。一个医生看不好,赶紧换一个;这副药无效,立即调整成分比例。用现代术语来说,中医就是一个单病人的临床试验,而且病情在变,药物在变,有时候医生也在变。就治病救人来说,求变和尝试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血液当中。

 

任何一种医术,如果坚持自己才是救赎的唯一真理,在中国必将失败。任何新技术,如果带着谦恭的态度,将自己作为选择之一呈现,在中国被接受的机率大为增加。疫情期间发生的神医李跃华事件,一直让人很奇怪,穴位注射苯酚无论从中医还是西药的角度去看,都不靠谱,但仍然有大量的支持者,甚至还有国字号的媒体背书。与前面的观点相呼应的是,很多支持者没有去深究李跃华是否有行医的资格,苯酚到底有没有效,而是为获得选择的机会而辩护。

 

作为医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必须意识到行医的目的是治病,而不是将病人转变成与你理念一致的人,后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无需挂怀。作为患者,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和选择的意愿,但最好是尊重专业,展示耐心,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急于求成和求变的思维让骗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西方崇尚科技,骗术多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比如四十年代,美国芝加哥有一个著名的案例,一家公司推出治疗铅笔,宣称含有氯化钡,可以发出治疗百病的射线,卖到300美元一支,大获成功。FDA执行处罚时,很多有头有脸的人出面为其说话。中国现在既有打着中医旗号的各类骗术,也有夸大宣传的各类高科技产品,甚至还有中西结合的创举,这些都不乏名人甚至专家撑腰。就是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西两个阵营的专业人员也有夸大宣传,违背自己理论体系的做法。这些无关乎中西之争,而是实事求是的问题,与骗子骗术一样,都要坚决反对。

结语

 
疫情期间,除了病毒,各种信息也通过新媒体传播得很快,而且不是口罩能阻止的,这里面包含各种激烈碰撞的思想观点。特殊时期,跳出当局者的迷雾,重读历史文献,有时对我们辨别真伪,解读当下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Paul D. Benjamin. Health, Culture, andCommunity. Case 5: a cholera epidemic in a Chinese town by Francis L.K.Hsu(许烺光).

谢雨礼博士 | 1942年中西抗疫在云南古镇的一场对决

谢雨礼博士

谢雨礼博士,微境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苏州偶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中国NASH新药联盟委员,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期间,谢博士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与默沙东公司合作的联合实验室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回国后先后在扬子江药业、日本大冢和药明康德任职,从事立项、研发和项目管理以及运营和市场情报工作。2017年4月份起创业,创办苏州偶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致力于创新化药的研究和开发。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欣赏谢雨礼博士专栏!
 
48. 谢雨礼博士 | 以史为鉴:回顾1918年美国流感疫苗开发的闹剧(2020-2-25)
47. 谢雨礼博士 | RNA药物演讲PPT(2020-01-15)
46. 谢雨礼博士 生物科技的下个10年:RNA药物“王者归来”(2019-09-16)
45. 谢雨礼博士 AMG 510只是攻克RAS的一小步 (2019-09-15)
44. 谢雨礼博士:养生从关心父母开始 (2019-05-27)
43. 谢雨礼博士:从“疟原虫抗癌”谈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 (2019-02-22)
42. 基因编辑婴儿将人类命运推至6000点高位 (2018-12-01)
41. 新药火热的今天,回顾史上最大医学灾难(2018-11-13)
40. 从制药界的视角看今年生物诺奖的争议(2018-10-04)
39. 谢雨礼博士 | 第11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亮点评述(2018-09-01)
38. 人工智能离“药神”还有多远?(2018-07-10)
37. 呼唤科学:理性看待IDO抑制剂受挫(2018-04-08)
36. 谢雨礼:新形势下生物医药发展策略(2018-01-18)
35. 谢雨礼博士:肿瘤免疫疗法(IO)的联用策略(2017-10-03)
34. 肿瘤免疫疗法最新进展之理论篇:PD-1也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017-08-23)
33. 写在父亲节:我曾经能给绝症父亲最好的药物(2017-06-18)
32. 谢雨礼演讲实录丨疾病分析和小分子新药的选品技巧(2017-07-01)
31. 谢雨礼博士 | CFDA最近的改革及其影响(2017-06-10)
30. 中国人能不能用上更好的药?|深度分析CFDA最近的改革(2017-05-27)
29. 药品监管倒退的忧虑:专家评论特朗普的新FDA局长(2017-04-06)
28. 阿片镇痛药物: 军科院的遗憾和扬子江的奇迹 (2017-03-04)
27. 《雨里:小分子药物发现的新技术和新思维》更新文章下载 | 附更正信息(2017-01-08)
26. 雨里:小分子药物发现的新技术和新思维(2017-01-06)
25. 雨里:阿尔茨海默病百年黑暗中“闪烁”的曙光(2016-12-14)
24. 雨里:老年痴呆和肿瘤领域的理论之争(2016-11-28)
23. 雨里:中国药物创新不能好高骛远(2016-11-03)
22. 中国的原创新药已在灯火阑珊之处(2016-09-16)
21. 西药中的“君臣佐使”(2016-09-04)
20. Recent CFDA Reforms And Their Impact(2016-07-13)
19. 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策略(78页PPT,免费下载)(2016-06-22)
18. 精准医疗的投资机会(更新版 83页PPT )(2016-05-25)
17. 对风险投资、生命规律和社会良知的感悟─读陈乐宗先生CABS方瑞贤生命科学奖演讲有感(2016-05-12)
16. 精准医疗的投资机会(2016-05-06)
15. 通过临床核查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2016-04-10)
14. 360度看2类改良型新药(2016-04-05)
13. 新药研发和投资的新思维-“Me-too”中的原创(2016-02-22)
12. 肿瘤免疫疗法的下一波机会在哪里?(2016-01-28)
11. 这款头套可以终结中国神药吗? 顺便谈谈其对创新的启发(2016-01-11)
10. 2015年制药界的这些事(国内)(2016-01-01)
9. 2015年制药界的这些事(国际)(2015-12-20)
8. 卡那单抗 (canakinumab,Ilaris):治疗罕见病的多面手!(2015-10-19)
7. 依库珠单抗 (eculizumab, 商品名Soliris):世界上最昂贵的药物(2015-10-14)
6. 永不消失的冰桶挑战: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治疗药物简介(2015-10-13)
5. 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罕见病药物 Vyndaqel(2015-10-12)
4. 一只冉冉升起的重磅炸弹级罕见病药物(2015-10-09)
3. 你知道酮康唑也能治疗库欣综合征(CS)吗?(2015-09-29)
2. 30年磨一剑:罕见病ADPKD治疗药物托伐普坦(2015-09-23)
1. “瓷娃娃”—最常见的儿童罕见病之一(2015-09-22)
 
谢雨礼博士 | 1942年中西抗疫在云南古镇的一场对决

sdfd

 

谢雨礼博士 | 1942年中西抗疫在云南古镇的一场对决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0年3月23日 11:35
下一篇 2020年3月24日 09:53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