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王折戟AD
这两项随机、双盲研究共纳入3808名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患者,旨在评估口服司美格鲁肽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能否在104周内延缓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分(CDR-SB)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结果显示,无论是在EVOKE还是EVOKE+试验中,司美格鲁肽均未能在CDR-SB评分上显著优于安慰剂,即未能证实其可有效延缓患者认知或功能衰退。
诺和诺德在声明中指出,两项试验均观察到与A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Aβ和神经退行性指标)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但这些变化并未转化为明确的临床获益。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的表现与其既往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研究一致,整体耐受性良好。
选择探索司美格鲁肽在AD的运用,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2024年9月,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发布一项研究,基于美国116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AD首次诊断风险较其他降糖药降低40%-70%。
彼时,业内普遍持谨慎态度。瑞银曾估算该项目成功的概率仅为10%,CNS“研发黑洞”凶名赫赫。
就在司美格鲁肽公布结果前几天,强生也宣布终止其抗tau抗体Posdinemab在轻度AD患者中的IIb期AuTonomy试验。失败结果如出一辙,该药物“在延缓临床病情恶化方面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强生曾预测该药峰值销售额可达50亿美元。
礼来在AD领域苦尽甘来
自己的失败固然遗憾,但“竞敌”的成功更让人揪心。
礼来Donanemab(多奈单抗)于2024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继Biogen/卫材的Lecanemab(仑卡奈单抗)之后,全球第二款靶向Aβ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此类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大脑中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促进其清除,适用于早期症状的AD患者。
William Blair分析师迈尔斯·明特指出,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之所以能获得FDA批准,依靠的是“基础性的临床结局研究”。通俗来讲就是:目前AD市场空白,这两款药物虽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例如实现100%减缓疾病进展),但对患者而言,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减缓30%-35%已至关重要。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为后继AD药物的上市难度拔高了一个层级。
面对此次临床失败,诺和诺德已决定终止这两项试验原本计划的一年延长期研究。正如礼来在多奈单抗问世前,其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Solanezumab在历经二十余年、多项大型III期试验后折戟沉沙。在征服阿尔茨海默病的漫长征程中,失败不是终点,而是调整航向的罗盘。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