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6亿美元的BD后续来了……

正文共:1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中国BD和铂医药又有新进展了!
20251124日,和铂医药宣布将更新与深化推进其与阿斯利康于20253月建立的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抗体工程与药物开发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共同推进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和T细胞衔接器(TCE在内的新一代生物疗法的研发。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将在未来四年内,每年持续向和铂医药提名研发项目,并获得这些项目的授权许可选择权,彰显双方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
和铂医药将有资格获得选择权费、选择权行使费、开发与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授权项目基于未来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相关经济条款与双方于20253月达成的财务框架保持一致。

与阿斯利康深化合作

据药时代不完全统计,和铂医药在对外合作领域成就斐然:累计与海外药企达成约30次合作,并成功获得阿斯利康、辉瑞、艾伯维等MNC的青睐。尤其自2022年以来,公司更是完成超10项对外授权交易,累计合作总额近千亿人民币(包括后续里程碑付款在内)。这一成就,不仅夯实了其“中国BD的地位,更让国际市场看到了中国的创新研发力量。

回顾今年3月,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宣布全球战略合作,聚焦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重大疾病领域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开发。此次战略合作内容涵盖基于和铂医药专有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在多治疗领域的多项目授权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获得了两项临床前免疫学项目的授权选择权,并将持续提名新靶点,由和铂医药负责开发相应的多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阿斯利康可行使选择权以推进这些项目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该合作为和铂医药带来了总计1.75亿美元的首付款、近期里程碑付款及新增项目的选择权行使费,并有望在未来获得最高达44亿美元的研发与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外加基于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除业务合作外,阿斯利康通过股权投资深化双方纽带关系,以每股10.74港元的价格认购和铂医药增发股份,持股比例达9.15%,较2025321日收盘价溢价约37.2%,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推进本协议下的合作项目及双方更多其他合作,和铂医药将在中国北京与阿斯利康共建一个创新中心。

此外,双方还可选择在未来五年内将更多项目纳入合作范围,并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将协议期限再延长五年。

缘起TCE,一鸣惊人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渊源可追溯至2022年。彼时,双方就靶向CLDN18.2×CD3T细胞衔接器(TCE)双特异性抗体HBM7022(现称AZD5863)达成全球授权协议,阿斯利康获得其全球开发与商业化权益。此举使和铂医药成为国内首家实现TCE药物成功出海的公司,奠定了其在TCE领域的领先地位。

和铂医药也踩中了TCE腾飞的风口。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TCE在研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4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3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4年突破1101亿美元。

随着本土Biotech企业在TCE管线上的临床数据不断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MNC正加速在中国采摘低垂的果实今年6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开发。

除了TCE外,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合作绕不开2024年的惊天一笔。当年5月,阿斯利康以1900万美元预付款、总交易价值超6亿美元的条件,收购和铂医药一款尚处临床前阶段的单克隆抗体项目。该笔交易几乎创下当时中国临床前管线对外授权金额之最,消息公布当日推动和铂医药股价盘中大涨19%

平台为基,赋能新生

和铂医药之所以屡获国际巨头青睐,核心在于其独有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发现平台。该平台可高效生成双重/双轻链(H2L2)及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具备此类能力的技术平台之一,目前全球仅有四家企业拥有同类技术。

正所谓“平台为基,赋能新生。”基于Harbour Mice®平台,和铂医药已构建起一系列2.0版技术平台体系,突破传统抗体开发的局限,全面覆盖多种作用机制,支持包括双抗、多抗、抗体偶联药物(XDC)、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等新型分子形式的研发,并广泛应用于肿瘤、炎症与免疫、代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持续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20251119日,和铂医药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辉瑞达成非独家授权协议,核心围绕HCAb专有平台的全球合作。

未来“中国BD数量之王”还将携手哪些MNC共研前沿技术,药时代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https://www.harbourbiomed.cn/news/337.html
2.https://www.harbourbiomed.cn/news/328.html

3.其他公开资料
图片来源:药时代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5年11月22日 08:03
下一篇 2025年11月24日 18:53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