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200字 1图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富豪逐梦长寿科技![]()
拥有2334亿美元身价(数据截止至2025.7.1)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2022年时,与多位资本巨头共同注资30亿美元成立了长寿科技企业Altos Labs。公司致力于推进细胞再生编程,以恢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2025年5月23日, Altos Labs宣布收购了一家从斯坦福大学分拆出来的、专注于衰老细胞疗法的公司Dorian Therapeutics。这家公司正在研发“衰老抑制剂”,专攻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忽悠“衰老细胞提前“退休“,让干细胞重燃青春之火,唤醒沉睡的年轻基因,开启组织再生的“返老还童”模式!Altos Labs与Dorian在技术路径上各具特色,但殊途同归,高度互补,此次收购无疑将加速实现细胞年轻化的科学突破。
而贝索斯投资的另一家长寿公司发展就没那么顺利了。2025年5月5日,UNITY Biotechnology公司宣布其抗衰老(senolytic)药物 UBX1325在2b 期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其主要终点,即在第20周和第24周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数据逊于其对照组,未达成非劣效性目标。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业务重组,以节省资金并为其研发管线寻求战略替代方案,甚至不排除裁员全体员工或关闭公司的可能性。UNITY 的员工天塌了!他们的老板贝索斯毫不care,正承包下整片威尼斯筹备婚礼呢。(咳咳!)
抗衰的风也吹到了AI界。2025年1月24日,据《金融时报》报道,由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身价超20亿美元的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投资的生物抗衰公司Retro Biosciences宣布正在筹集高达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在此之前,奥特曼已为该公司提供了1.8亿美元的种子资金。目前,Retro Biosciences正与多家家族办公室、风险投资家及主权财富基金洽谈这笔巨额融资事宜。
据悉,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资助公司三款药物的临床试验。其中一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治疗药物计划于今年在澳大利亚开始早期研究;此外还包括旨在恢复血液和脑细胞活力的疗法。公司首席执行官立下“军令状”,承诺将在2030年前推出首款药物,这是公司的“底线”。此举很符合公司的slogan“为健康的人类生命延长10年”。为实现这一目标,Retro布局了多个前沿抗衰技术方向,包括细胞重编程、自噬疗法、血浆相关疗法以及组织重编程。借萨姆·奥特曼的AI东风,Retro正联手OpenAI打造定制化 AI 模型,专攻蛋白质设计,将普通细胞暂时转化为干细胞,逆转细胞的衰老进程。
与Retro Biosciences同样致力于大幅延长人类健康寿命而获得资本青睐的,还有抗衰老生物科技公司NewLimit。该公司的创始人是凭借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身价一度超110亿美元的Brian Armstrong。2025年5月6日,NewLimit宣布完成1.3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将升至8.1亿美元。
NewLimit正在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重编程药物,并将其作为实现“大幅延长人类健康寿命”这一长期愿景的核心基础。公司首批研发项目聚焦于恢复衰老的肝脏、免疫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年轻功能。据悉,本轮融资将推动一款针对肝脏再生的mRNA疗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标志着公司在抗衰老转化医学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永生”之梦:科技狂欢还是伦理困境?
对于富豪阶层而言,人生的终极困境在于时间的有限。然而,过于追求长寿科技的研发进程也被部分人士视为一种“精英的傲慢”——将大量经济资源与研发精力投入到所谓宏伟的“长寿事业”,甚至是对“永生”的执念中,却忽视了普通人最迫切的医疗救助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大众的健康权与知情权。
以美国蒙大拿州为例,该州于今年通过了一项颇具争议的新法案,允许医疗机构在未经联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的情况下,销售仅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的疗法。这项政策由一群热衷于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家、自由主义者和意见领袖共同起草并积极游说推动。他们认为,现行药品监管体系严重延缓了抗衰老疗法的研发与应用进程。因此,他们希望将蒙大拿州打造为一个拥有独立监管规则的“自由城”,作为实验性药物率先落地的“试验田”,从而突破传统医疗监管的限制,加速延寿技术和疗法的研发步伐。
然而,这种“快进式”监管也引发了广泛担忧。一期临床试验通常仅招募20至100名健康受试者,难以发现低概率但潜在严重的副作用,安全性评估存在局限。此外,在缺乏充分的监管下,疗效信息往往不够透明,药企和医生在解释治疗效果方面掌握更大话语权,而患者则难以判断疗效与价格之间的实际匹配度,这无疑增加了决策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若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与对伦理底线的坚守,所谓的科学探索可能会沦为富豪阶层的“特权游戏”,甚至演变为类似“萝莉岛”式的道德滑坡。
还是以上文中的Brian Armstrong为例,他已不满足于仅拒绝“死神”的降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对“生的改造”。他公开表示,计划投资一家专注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美国初创公司,并在社交媒体X上招募基因编辑科学家或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工程师,意图组建创始团队,启动“胚胎编辑”研究。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X
然而,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广泛担忧。多个生物技术行业组织与学术团体曾联合呼吁实施为期10年的人类可遗传基因组编辑禁令,指出该技术不仅在实际医疗应用中用途有限,还可能带来具有未知后果的长期风险。具备“编程”理想性状或剔除不良基因的能力,或将催生一种新型“优生学”,其影响深远,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进化轨迹”。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伦理底线和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议题。
让我们再回到最初谈及的长寿话题中。在合理监管的前提下,精英阶层对长寿药物的研发未尝不可。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在追逐“长生不老”这一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实际上,这一过程催生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附加成果。例如,Retro公司对阿尔茨海默病潜在治疗药物的探索,以及UNITY公司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这些项目本质上都在推动针对衰老相关慢性疾病的研究与干预手段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延长寿命,更在于提升生命的质量,并有望惠及更广泛的公众群体。
在这场对长寿的探索中,所催生的针对衰老相关疾病的革命性管理技术,其意义不亚于GLP-1类减脂药物在研发过程中意外带来的体重管理疗法的突破。这些前沿科技正在重塑我们对衰老本质的理解,并为应对一系列与年龄相关的重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通往“长寿”的列车将驶向何方
当科技开始挑战生命的边界,长寿不再只是命运的馈赠,而成为可以被计算、设计与交易的“产品”。在这场由资本驱动、技术加持的“永生”竞赛中,有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有人嗅到了不公的阴影。
如果死亡可以被延缓,衰老能够被编程,那么生命是否还平等?当财富决定了谁能更晚老去,谁又能率先触碰“不朽”,我们是否正在亲手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阶层鸿沟?
这场对时间的反叛,或许终将改写人类文明的轨迹。但问题是:这趟通往“长寿”的列车,究竟为谁而开?又将驶向何方?
参考资料:
1.美国蒙大拿州立法:无需FDA,一期临床后药物即可上市(药时代)
2.币圈亿万富翁拟投资“胚胎编辑”,Q3举办业内非公开晚宴,学界10年禁令阻击(生辉 )
3.HHS二把手:放宽监管、支持长寿研究(同写意)
4.各公司官网
5.其他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