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300字 8图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在全球制药行业中,抗癌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崛起,美国制药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合作愈发频繁。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美国药企对中国抗癌药物的兴趣却在持续升温,这种合作不仅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引发了对全球制药行业格局的深刻思考。
美国药企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尽管美国政府一直试图推动制造业和投资回流本土,但美国制药企业却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2025年6月6日,《巴伦周刊》报道,美国药企正越来越多地从中国公司获得实验性药物的许可,近期的交易总价值可能高达250亿美元。这些交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驰。
在过去几个月中,美国制药公司对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兴趣显著增强,一系列重磅交易陆续达成。默沙东以5.88亿美元的预付款,外加高达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了礼新医药开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这意味着在协议的全部条款下,礼新医药将获得总计32.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亿元)的收入;辉瑞公司支付中国生物技术公司3SBio 12.5亿美元的前期付款,用于获得一款与Summit Therapeutics竞争的抗癌药物;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支付35亿美元,加上数十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从BioNTech那里获得中国公司普米斯最初研发的类似药物的半数权利。
这些交易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显示出美国药企对中国生物技术创新的高度认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的药物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国际知名药物。例如,Summit Therapeutics从中国公司康方生物获得许可的免疫疗法抗癌药物在试验中表现优于默沙东公司的畅销药物Keytruda,这一结果引发了全球制药行业的关注。
中国生物技术的崛起
中国生物技术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加上国内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庞大的患者群体,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不仅在药物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临床试验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展现出独特优势。
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相比,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能够同时开展更多种类的药物试验。例如,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通常一次只开发一种或两种实验性药物,而规模相似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则可以同时开展十几种药物的试验。这种高效的试验模式使得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数据,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此外,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还通过创新的药物组合策略,开发出具有独特优势的抗癌药物。例如,Summit Therapeutics获得许可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结合了两种经过验证的抗癌靶点,这种创新的组合策略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全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股价下跌、资金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国生物技术的崛起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构成了潜在威胁。
然而,这种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通过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美国药企不仅可以获得创新的药物和技术,还可以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高效的临床试验体系,加速药物的研发和推广。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美国药企的竞争力,也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美制药行业的合作与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美国药企将继续寻求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机会,以获取更多的创新药物和技术;另一方面,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也将加快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制药行业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药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将更加紧密。中美制药企业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抗癌药物的研发和推广,也将为全球制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资料:
-
Josh Nathan-Kazis. “Despite Trade War, U.S. Drug Companies Turn to China for Key Cancer Treatments.” Barron’s, June 06, 2025
-
其它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