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重磅录像】颜宁:“AI在结构生物学中的未达之地”

一百年前,患上1型糖尿病等同于被判了死刑,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创新,数百万人得以拥有完整的人生。百年间,诺和诺德也从一家只能生产少量胰岛素的实验室公司,成长为全球市值前三的制药巨擘。
这一百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变的是诺和诺德深耕慢病领域的恒心,和“驱动改变,携手战胜糖尿病和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使命。诺和诺德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探索,期待在下一个百年里,为患者带来更有意义的疗法,最终迎接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创新力量必然不能缺席。
2023年9月6日,诺和诺德首届中国研发日在北京顺利举办。诺和诺德全球临床药物开发高级副总裁及早研创新及联盟企业副总裁亲临北京,与诺和诺德中国、高校等学术机构、临床研究机构、创新企业携手,共话慢病未来。
诺和诺德开发执行副总裁Martin Holst Lange 博士虽人在丹麦,但心系中国,为活动进行了开场致辞。Martin Holst Lange 博士谈到,过去一百年间,诺和诺德致力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诺和诺德更是逐渐走向更广泛的严重慢性疾病领域。诺和诺德想要在未来走向成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重要支持,而诺和诺德也将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更好的改善中国患者的生活。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周霞萍 女士

诺和诺德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

“在过去的29年中,诺和诺德植根中国,持续推动在华新药研发与创新合作。中国是世界创新的领先者,诺和诺德希望可以把握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践行诺和诺德对中国患者的长期承诺,继续加速创新,推动创新药在中国和全球的同步获批,实现“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愿望。”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聚焦中国慢病需求

诺和诺德研发进展

      中国慢病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首先提纲掣领,全面且深入地分析了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造成的巨大负担及目前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纪立农 教授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胰岛素的发现挽救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目前此类人群的预期寿命仍较非糖尿病人群要短11年左右,且胰岛素以外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预计204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惊人的7.83亿。针对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提倡和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阻止糖尿病大流行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和血糖达标率是改善患者结局的关键。
肥胖也是一个逐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如何长期维持减重疗效、防止反弹、改善肥胖患者的远期结局仍需要持续的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也是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代谢疾病,但目前其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有限,也尚无获批的治疗药物。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一些新型降糖药物如GLP-1RA和SGLT-2i展现出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作用,但临床上这些新型药物的使用比例仍然还较低。

纪立农教授回顾了75届世界健康大会的一项重要决议:在2030年前,要使糖尿病的诊断率达到80%,被诊断的患者中血糖达标率也要达到8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将需要临床医生、药物研发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诺和诺德早期研发和对外合作
诺和诺德全球药物发现高级副总裁Karin Conde-Knape 博士分享了诺和诺德的早期研发策略及对外合作状况。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Karin Conde-Knape 博士

诺和诺德全球药物发现高级副总裁

Karin Conde-Knape 博士认为,现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已经可以有效地处理患者的初级症状。基于此,诺和诺德需要越过疾病表象,触及更深层次以及更广泛的机制。慢性代谢病患者往往有并发症,这种代谢紊乱源自于体内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突出整体治疗的全局观。未来,诺和诺德会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策略,通过人群大数据解读与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加深对代谢疾病的触发机制的理解。
“一刀切”式的治疗在过去很多年是主流的方式,但现在我们需要精准医疗。其中的关键是识别病理生理学特征,目前的很多新型生物技术手段使得未来治愈这些疾病成为了可能。
诺和诺德已经与来自高校、企业等聚焦创新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建立了诸多外部合作。希望大家能共同以可持续的、全局整体考量的方式来达到改善、预防乃至治愈的目的。
      诺和诺德临床开发管线介绍
诺和诺德临床药物开发高级副总裁Mads Frederik Rasmussen 博士介绍了诺和诺德最新的管线进展以及能给患者带来的获益,在4个重点疾病领域里,诺和诺德都有令人期待的产品。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Mads Frederik Rasmussen 博士

诺和诺德临床药物开发高级副总裁

糖尿病是诺和诺德最重要的业务核心,下一代的重磅产品CagriSema,是司美格鲁肽和Cagrilintide(一种胰淀素类似物)的复方合剂,降糖和减重的效果显著,目前正在探索其在多个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前景。
肥胖症领域,司美格鲁肽已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在减轻体重的同时,也有降低心血管风险等其他健康获益。口服司美格鲁肽的相关研究工作也进展顺利。
心血管疾病是诺和诺德进入的新领域,在研药物Ziltivekimab是一种全人源化白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有多个临床试验正在展开,验证其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人群中的获益。它有望成为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首个靶向IL-6,通过降低炎症改善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的药物。
罕见病领域,血友病是诺和诺德的重要方向之一,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体Concizumab是一种皮下注射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治疗A 型或B型血友病;Mim8是一种用于A型血友病预防性治疗的皮下注射的双特异性抗体,目前该药物已经进入全球临床3期。
最后,感谢诺和诺德强大的合作伙伴,希望在未来,药物研发工作能在中国和全球同步进行,实现同步申报及获批。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格局

基于临床需求的可持续创新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格局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医疗保健专项核心成员刘宇婷博士分享了对当前中国的研发创新格局的看法,并对改善现有研发创新格局提出了思考。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刘宇婷 博士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医疗保健专项核心成员

刘宇婷博士认为,“中国的新药研发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解决药品可及性到本土创新生态圈的建立,再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药品生产研发质量已经大幅改善,研发的方向从me too走向了first-in-class。现在,我们本土的创新企业已经有能力重新设计分子,重新验证创新靶点,
从中国管线和世界管线的对比来看,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的占比已经非常高,癌症领域也进展显著,但在慢病领域就不甚乐观。心衰、心血管领域的靶点发现方面跟世界是同步的,但药物研发就要落后许多,慢性肾病的进展也相对缓慢。但即便如此,我们在这些领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中国新药研发的整体趋势,就是注重从量到质的蜕变,寻求更高质量的新药研发势头愈加强劲。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来推动跨国合作。”

      基于临床需求的可持续创新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上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围绕“推动可持续的医药创新满足中国患者需求”的主题展开。

诺和诺德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表示,创新的动力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诺和诺德已植根中国29年,一直持续加强和深化在华 “双中心,三引擎”的全产业链布局,以更好地利用北京研发中心、天津生产中心和上海贸易创新中心之间的协同效应,驱动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患者。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和其瑞医药联合创始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总编肖瑞平教授针对目前中国和美国在基础研究和早期靶点研究的差距做出解读后表示:最基础的是要培养年轻人才,培养好学生。此外,创新会涉及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我们期待更多跨学科的人才涌现。
诺和诺德临床药物开发高级副总裁Mads Frederik Rasmussen博士分享了诺和诺德在推动临床开发上的经验:产品的开发不仅是指要推动药物(drug)的研发,另外在器械(device),诊断(diagnostic tool),数字化解决方案(digital solution)和数据使用(data utilization)方面都需要整体考量,整合在同一个项目计划中,推进产品的开发。
恒瑞医药首席战略官和董事江宁军博士对如何加快临床开发展开了讨论,明确的患者分层,创新的试验设计和支持早期决策的数据,对加速创新优化资源分配尤为重要。对于本土药企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江宁军博士表示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可以达到协同增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于淼教授认为需要在保障临床试验质量的同时保障临床试验的速度。很多医院和临床试验中心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化流程。对中国的医药生态系统来说,需要加强人力和时间的投入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中国医药慢病代谢领域

研发创新与临床开发创新
      中国医药慢病代谢领域研发创新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统计遗传学杨剑教授以“从遗传相关性到基因和药物”为题展开演讲,阐述如何通过遗传和性状的关联分析寻找功能性基因再到后续药物靶点验证。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杨剑 教授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统计遗传学教授

杨剑教授表示,足够多的样本量和多层面的数据是将疾病和相关基因联系起来的重要基础,而如此多的样本量和数据要怎样利用呢?杨教授提出了以下两点:
1、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式进行遗传变异位点和复杂疾病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2、将基因组上的各种数量性状位点QTL和来自GWAS的疾病相关遗传变异位点联合建模,集成多种数据,此方法对确定疾病相关功能基因的把握度大大增加。
总之,基于大样本和大数据的致病基因研究能提高转化效率,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分层和精准治疗,这与诺和诺德的宗旨一致。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长聘副教授&特聘研究员、西湖实验室西湖智能蛋白质组中心主任郭天南教授介绍了在“建立适用于药物研发的蛋白质组基础模型”方面的进展,并分享了一种前沿的基于蛋白质组的药物研发新技术。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郭天南 教授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长聘副教授&特聘研究员、西湖实验室西湖智能蛋白质组中心主任

郭天南教授表示,他们正在建立一种新的资源和技术平台ProtTalks,通过这个平台大量的数据计算更容易得到一些有用的蛋白质候选药物。简单来说,基于该模型的大量分析,可帮助研究者识别出更多蛋白质,也可回答如药物机制、药物组合等相关问题。同时,在未来ProtTalks还将推出2.0版本,扩大细胞系以应对4000多个药物和分子,服务更多的科研人员。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系主任杜亚楠教授分享了对“肝组织纤维化的消退、重建和调控”的认识。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杜亚楠 教授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系主任

杜亚楠教授表示,肝组织纤维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中肝脏血管、免疫和细胞外基质的微环境对调节肝组织纤维化的病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调控微环境可干预并促进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此外,杜教授还介绍了他们团队仿生3D肝脏纤维化微环境模型,介绍了肝纤维化发展中不同肝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杜教授告诉我们,控糖对于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十分重要。

      中国慢病代谢领域临床开发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分享了在中国肝脏疾病的流行病理学和临床特征方面的研究。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范建高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范建高教授指出,全球慢性肝脏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在因肝脏死亡的病例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NAFLD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中国人群的NAFLD 患病率已高达32.9%。研究发现NAFLD 患病率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酒精滥用情况的增加而增加;无论体重指数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无论成人或儿童,无论是否存在酒精性肝病或慢性乙型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都是常见病。范教授呼吁我们需要高度重视NAFLD/MAFLD 现状和治疗负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教授讨论了关于“加快速度、提高质量,促进肝病创新药临床开发”方面的话题。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贾继东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贾继东教授谈到,临床试验的流程在医院环节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例如机构立项、伦理审批、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提高临床试验速度。北京肝病领域创新提出的伦理互认模式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并逐渐推广到更多疾病领域。提速的同时,医院也在加强研究团队的能力建设,以支持研究质量的提升。贾教授强调,新药研发在政府政策支持、药企资源投入的同时,更是离不开临床研究医生的密切合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教授介绍了“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认知。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霍勇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心内科首席专家

霍勇教授认为糖代谢、脂代谢和细胞能量代谢的异常参与了心肌缺血/心衰的疾病进展,心血管疾病药物研发的目标不仅仅是降糖降压降脂,更重要的是减少远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心血管事件的残存风险很大程度上和炎症相关。霍教授表示,虽然现在抗炎药物众多,但是目前为止,抗炎治疗真正的曙光来源于生物制品,特别是针对白介素通路的单克隆抗体,比如IL-6抗体。此外,他表示,虽然现在药品的迭代速度很快,但是一些被循证医学证明的代谢治疗药物,如GLP-1RA及SGLT-2i,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长久处于推荐地位。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合作创新以及诺和诺德的合作平台
      诺和诺德合作平台
诺和诺德企业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韩丹博士站在研发的视角,分享了对合作和共同创新的理解,并介绍了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的相关工作。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韩丹 博士

诺和诺德企业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

韩丹博士谈到,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外资制药公司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研究中心,显示了诺和诺德推动在华的研发创新、为患者带来获益的决心。诺和诺德希望在2025年实现50%的研发管线项目来源于外部合作。自2019 年,INNOVO对外合作平台启动以来,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业界各类伙伴的合作,包括高校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业公司等,重点围绕早期创新想法,借助诺和诺德的行业经验与平台,帮助这些早期研发项目的推进。目前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已经对超过 100 个合作的机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讨论,并建立了36项合作,涉及新型药物靶点以及药物递送(靶向)、基因编辑、细胞疗法、AI等革命性技术。此外,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还推出了星起点(EntreStar)、INNOVO Open Call等面向创业者与高校研究学者的合作模式。
韩丹博士认为合作是成功的基石,并十分期待与各位创新者积极协作、共同打造创新的生态系统。
诺和诺德企业副总裁张克洲博士分享了在临床试验方面的看法。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张克洲 博士

诺和诺德企业副总裁

张克洲博士表示,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部分。临床试验中心的持续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为此,诺和诺德与很多临床试验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临床试验相关能力,推动临床试验快速高质量的进行。

      合作创新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七位嘉宾齐聚一堂,以“合作创新”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聚力合作,推动创新。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刘宇婷博士分析了我国药企的机会与挑战。她认为中国市场巨大,机会很多。在政策的扶持下,本土药企合力打造中国创新力,推动基础科学,产业的稳步增长,加以AI数字化扶持,未来可期。至于挑战,主要分为三点:(1)基础科学的挑战(2)临床用药的挑战(3)产业生态的挑战。
诺和诺德临床药物开发高级副总裁Mads Frederik Rasmussen 博士就诺和诺德的未来发展发表了看法。Mads Frederik Rasmussen 博士态度是乐观的,在他看来诺和诺德深耕慢性病领域多年,保持开放性思维,维护多科学联动,是迈向成功的关键。诺和诺德将会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加速新药研发,实现中国和全球的同步上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提出,合作可以极大助力临床试验的开展,而临床试验可以推动研发进程,提升研发人员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改变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药企需要注重与监管部门和临床医生的沟通。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和其瑞医药联合创始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总编肖瑞平从教育从业者的角度,分享了为制药界培养人才的经验。在肖教授看来,人才是创新之本,如何持续为业内输血,显得尤为重要。
薄荷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北京新生巢和苏州播禾创新中心创始人刘毓文女士站在投资人的视角,讲述了如何用资本推动合作创新。刘女士表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货币只是一种调配工具,用于构建产业的发展。其核心仍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维护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诺和诺德亚太区外部创新和对外合作负责人Jenny Yang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生物技术的创新,她希望优质的中国创新力要让外界看见。诺和诺德也同样希望提高研发效率,加强与中国药企合作,达成多赢局面。
诺和诺德早研创新及联盟企业副总裁Miriam Frieden博士建议中国科研院所及企业与大型外资药企合作时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要素,包括共同且清晰的目标、强有力的项目领导能力、以及彼此充分的信任。她还建议本土科研院所及企业要把自己放在全球层面,开发出更有区分度的技术和能力,这才是赢得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结语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诺和诺德一直致力于应对糖尿病这样一个全球挑战,也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行业领袖,并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带动行业发展。
如今,诺和诺德决心将努力的方向扩大至更多的慢病领域,将更强大的研发实力转化为成果的同时,也将更大的责任担在了肩上,努力推动中国及全球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进步。
怀揣着“驱动改变,为世代健康”的决心,诺和诺德正在走向下一个百年。诺和诺德坚信,通过合作与创新,与合作伙伴携起手来,一定能够达成宏伟的目标——开启没有严重慢病负担的未来!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回顾】首届诺和诺德中国研发日:畅想没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未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3年9月13日 16:37
下一篇 2023年9月14日 16:19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世界肝炎日特别活动:人源动力,肝研新篇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