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5213字 46图
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与形形色色的病毒做斗争。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新冠病毒(COVID-19)影响着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3月8日,全球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7.58亿例,累计死亡685.9万例。
令人难忘的三年多时间里,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在人类抵御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3年2月26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星期天,药时代主办、博腾股份战略支持的第三届中国新药领袖闭门交流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活动的主题是“不惧百变病毒,研发新药有术!”,来自国内外多家知名药企、投资机构、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的~20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
-
新冠药物研发企业如何应对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
还没有布局这一赛道的企业是否应该重新考虑? -
除了新冠病毒,我们如何应对其它各种各样病毒? -
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CXO公司、投资公司、研究机构、高校、行业等如何群策群力、合作共赢?
郭博士首先欢迎20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利用周末时间出席会议,衷心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之后郭博士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特色流程与环节。除此前闭门会的「破冰1+1」、「头脑风暴」以及「一句话展望」等保留环节之外,本次闭门会还首次尝试了药时代新春音乐会,希望带给与会嘉宾们全新的体验,争取科学与艺术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不惧百变病毒,研发新药有术!——第三届中国新药领袖闭门交流会成功举办!](https://www.drugtimes.cn/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博腾股份副总经理王锐先生也热烈欢迎专家们的莅临。他表示,中国新药研发在过去的十年间进展迅猛,新药管线总量已经与欧洲地区接近,而且已经从”Me too“向”First-in-class“升级,这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10年间,来自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以及资本方、科研机构、院校的助推,大量海外科学家、工程师回到国内创建biotech公司,包括在座的很多的科学家,中国的制药产业已经逐渐赶上全球最领先的国家和地区。相信博腾在未来助推中国制药产业、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惧百变病毒,研发新药有术!——第三届中国新药领袖闭门交流会成功举办!](https://www.drugtimes.cn/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博腾股份副总经理王锐先生
接下来,医策管理咨询负责人、E药经理人研究院负责人黄东临先生作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抗病毒药物领域前瞻性思考”演讲。
医策管理咨询负责人黄东临先生
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傅大煦博士
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柳红教授长期致力于各种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所以有着第一手的经验和切身的体会。她回顾了过去几年来的研发历程,作为研究机构的代表分享了自己关于如何群策群力开发新药的看法。她表示:作为研究机构,致力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是责任所在,前不久同日获批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药物就是长期积累的成果。新冠疫情爆发时自己的团队就投身新药的研发,在研药物具有当时最好的抗病毒活性,其对多种冠状病毒及新冠变异株均具有较好抑制活性,对多种主蛋白酶耐药突变体抑制活性优于Nirmatrelvir,且无需联用利托纳韦,目前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除了抗病毒新药研发,团队也在主攻代谢性、神经性疾病,已经取得了13个IND批件,大部分转给了国内企业,希望以后与MNC有机会合作,让好药尽早上市,惠及中国及全球患者。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柳红教授
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TO沈海法教授补充分享到,新冠病毒很难说是一种季节化的疾病,在任何季节都有流行的可能。同时,尽管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有着毒性减弱的趋势,但毒性比起季节性流感仍然更强,所以疫苗的研究依然有必要。但由于新冠变种不断增加,会突破疫苗免疫屏障,研发新冠疫苗需要研究企业、投资机构与政府的通力合作,加大投入。
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TO沈海法教授
上海医药总监、研发管理中心副主任柯樱女士
朗盛投资合伙人李佳博士
随后,博腾股份副总经理王锐先生、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刘谦先生、辉瑞中国基础业务负责人戴文捷先生、默沙东中国首席转型官张颖女士先后发言,就产学研合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环节也很受嘉宾们喜欢,不少专家借用、仿创乃至原创一句诗词、歌词、歌名、对联,一时间闭门交流会现场里文化气息浓浓,让每一位在场的朋友都倍感温馨温暖。
刘谦先生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
病毒是人类进化中遇到最狡猾的长期对手,抗病毒治疗研发不应该被视为一个短期机会,需要参与方包括各类药企、医院、研究机构和政府创新性合作,才能避免下一个病毒大流行时的被动。
戴文捷先生
辉瑞中国基础业务负责人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中国新药同行们一起积极合作,创新联盟
刘宏利博士
贺普药业创始人、董事长
新药时代,春暖花开。
傅大煦博士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
研究院院长
生命科学创新为人类战胜病毒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柳红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
病毒肆虐居安思危布长线,
共创新药勠力同心保安康。
柯颖女士
上海医药总监、
研发管理中心副主任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巫国谊博士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副研究员
病毒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山川异域,共聚创新。
刘冀先生
创新药投资人
汇聚多方力量,耐心打造好药,抗击病毒侵害,减缓患者病痛!医者仁心 良药济世
刘密教授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明天会更好!
沈海法教授
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
首席技术官
不忘初心,做出最好的药!
李佳博士
朗盛投资合伙人
春风化雨润万物,医药创新耀九州,未来世界无限好,共创良药齐奋斗。
黄东临先生
医策管理咨询负责人
E药经理人研究院负责人
人类和病原体几千年的相爱相杀历史至少证明一个道理,每一次的最终胜利一定伴随着医药领域的重大进步,牛痘疫苗、抗生素概不莫是。所以无论COVID疫情未来如何发展,我们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不会结束。医药科学家们在新冠肆虐的三年已经向世界证明了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医药产品价值,不仅仅是临床价值和创新价值,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价值,在新冠领域如此,在病毒性肝炎、HIV等所有抗病毒领域皆如此。
王锐先生
博腾股份副总经理
新药涌现时代,不惧病毒百变!
冯建清博士
博腾股份小分子事业部
美国业务负责人
新药研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来药时代遇见更多长征路上的同行人。
郭劲松博士
药时代创始人、肝病新药
联盟联合主席兼秘书长
仿制药 改良药 创新药 药药欲试 誓将健康伟业进行到底!平凡心 仁爱心 事业心 心心相印 诚愿美好世界永无顽疾!
八首乐曲风格多变,既有经典名作,如《枉凝眉》、《满江红》、《忆江南》、《菩萨蛮》、《新翻羽调绿腰》、《幽兰逢春》,又有现代创作,如《乱红》、《欢乐斗地主》,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钢琴悠扬婉转,琵琶清亮俊逸,古筝深沉细腻,竹笛明快灵动,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音乐画面,令与会嘉宾们在密集科技讨论之后耳目一新,受到大家的鼓掌称赞!
新冠疫情让投资、研发、政策导向大幅度转移至抗病毒领域,让我们意识到,抗病毒领域还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缺口亟待满足。无论是市场、政策导向还是投融资、研发、监管,都需要思考如何面对抗病毒领域不断变化的挑战。
新药研发仍在路上,药时代愿意继续全力以赴,助力新药研发英雄们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新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