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业绩摘要
①核心支柱产品开发持续取得突破,10项临床试验积极推进。两项产品巴托利单抗(HBM9161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和特那西普(HBM9036针对干眼症患者)进入关键性临床三期,并向BLA申请迈进。HBM4003单药和联合用药全球临床开发全速推进,试验数据令人欣喜,进展喜人。
②早期研发管线多点开花,6项创新产品向临床开发推进。其中HBM7008在澳洲获批临床一期试验,HBM9378在中国获批临床一期试验。HBM1020、HBM1022、HBM1007、HBM7020均向临床申请推进。同时,公司另有7项临床IND申请获批。创新产品进入临床开发凸显技术平台价值。
③以终为始,践行创新,积极开拓全新治疗领域。公司与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NK细胞疗法、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同时依托技术平台优势,深入布局创新ADC产品。公司寄望新兴科学领域探索能够实现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④笃志研发,潜心学术,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公司科研团队研发实力雄厚,于报告期内共申请专利65项,并于多个学术大会,展示科研成果,全方位彰显创新实力。
⑤坚持全球研发,深化全球合作,以尖端创新为核心布局全球化战略。与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订立研究合作协议;与百图生科达成战略合作布局人工智能;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进一步推进学术合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今年有望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随着与全球50多家先进合作伙伴持续推进共同开发战略,公司平台价值获得进一步体现。
以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引领抗体药物创新
今年开年以来,公司管线进展捷报频传。2月,由H2L2平台产生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BM9378(或SKB378)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研究性新药(IND)临床试验申请;同月,基于HBICE®双抗平台研发的全球首创产品HBM7008(B7H4x4-1BB)在澳大利亚正式获得独立审查委员会(IRB)批准 ,相较于传统单抗机制,有望带来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公司今年预计有4-6个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有望迎来重磅创新产品的快速推进,为打造全球竞争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全球领先,独特性与差异性凸显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双抗领域,公司拥有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平台——全球稀缺的利用全人源重链抗体结构开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技术平台,是公司自主开发的专利成果。公司的HBICE®平台充分利用重链抗体结构更小的分子量,能够灵活地生成多种分子结构,以适应不同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并能够有效解决抗体工程中轻重链错配问题。HBICE®平台产生的双抗分子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衔接,激活免疫细胞,针对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既可以提高治疗有效性,又减少细胞因子风暴风险,避免全身性激活的毒性风险,安全性显著提高。因此,公司利用HBICE®进一步打造更具创新性、差异化和安全性的产品。
加强全球化布局,积极赋能长期发展
此外,公司还宣布布局NK细胞治疗领域及ADC药物领域。公司寄望于探索新兴治疗领域,拓展技术平台应用,打造全新的药物开发方案,实现未满足临床需求。
加速推进临床进程,释放价值潜力

End
推荐阅读
-
和铂医药-B (02142.HK)引领肿瘤免疫,澳洲IRB批准HBM7008临床申请
-
创新致胜的今天,和铂医药的专利库里都有哪些”大杀器”?
-
和铂医药FcRn抗体进入临床三期!有望领跑10.8亿美元中国市场!
-
83亿美元抗CTLA-4药物赛道新希望!和铂医药HBM4003临床I期数据积极
-
囊括这5P的和铂医药,会引领下一个10年的中国创新药吗?——从5个维度看药企 -
头对头 | 被安进25亿美元收购的Teneobio和被明显低估的和铂医药 -
疗效显著!中国首个获临床研究证据的抗FcRn疗法,和铂医药巴托利单抗临床II期结果公布 -
和铂医药与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同推进肿瘤新药研发 -
和铂医药将在抗体工程和治疗大会发布最新自研双特异抗体 -
和铂医药携手百图生科,共启人工智能新药研发新纪元 -
和铂医药新一代抗CTLA-4抗体I期临床试验展现治疗突破 -
和铂医药公布2020年度业绩——产品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全年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
中国好BD|和铂医药(Harbour BioMed) -
和铂医药新一代抗CTLA-4抗体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
和铂医药王劲松博士荣膺2019“DIA全球卓越服务奖” -
和铂医药宣布免疫学研究领导者Kenneth M. Murphy博士加入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 -
祝贺和铂医药、德琪医药、腾盛博药入选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排行榜! -
和铂医药与正大天晴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型抗体药物 -
和铂医药宣布,已授权信达生物使用其抗体平台技术开发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