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制药巨头披露年报,几家欢喜几家愁(下)
作者:饮乐多
随着医药巨头们陆续公布2020年年报,行业态势愈加明朗,由于部分企业未公布美元折算汇率,因此均以2020年全年平均汇率进行计算。
按照全年总营收进行排序,前十名的企业依次为强生、罗氏、诺华、默沙东、拜耳、艾伯维、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和赛诺菲。新榜单中只有艾伯维和BMS依靠收购取得了较快发展,增速分别为38%和63%。其余企业增长率较为平庸,拜耳总营收下降约5%。而专精于医药领域的阿斯利康、安进、吉利德和礼来则有着不错的增长,平均增长率为9.5%。
图1 按全年总营收排序各企业排名
按照药品业务板块营收排序,前十名企业依次为诺华、罗氏、艾伯维、强生、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辉瑞、赛诺菲、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与总营收榜相比,拜耳被尴尬的挤出了前十,在医药领域表现也不佳,增长率约为-4%。第十名阿斯利康与第九名GSK的差距正在缩小,未来榜单排名仍将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而疫情的影响加上诸多医药政策改革,让各家企业都用尽“浑身解数”,除赛诺菲外,其余披露中国区营收的医药企业增速明显优于总体增速,赚的盆满钵满,中国市场逐渐成为跨国医药企业的“第二颗心脏”。其中阿斯利康以5375亿美元的成绩夺得头筹,其中国区营收占比也提升至20%!而首次披露中国区营收的礼来以19%的增速领跑榜单,这与其积极拥抱本土中国医药企业密切相关,与信达和和记黄埔的合作成为了助推器,加速中国区的布局。
目前,跨国医药公司都在寻求各自的“秘诀”,以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随着行业格局的改变,中国本土医药企业也会进入发展的机遇期,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稳步发展,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
图2 按药品业务板块营收排序各企业排名
按照2020年研发投入进行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为罗氏、强生、默沙东、诺华、吉利德、辉瑞、赛诺菲、艾伯维和阿斯利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吉利德2020年在研发上豪掷91亿美元!占到了药品板块营收的37%!随后是拜耳和阿斯利康,两者研发投入占药品板块营收比例分别为31%和23%。
图3 按2020年研发投入排序各企业排名
阿斯利康:今年阿斯利康中国区业绩表现不俗,收入近54亿美元,“肺癌神药”奥希替尼在纳入医保目录后增长迅速,让AZ赚的盆满钵满,奥拉帕利和达格列净也贡献颇多。此外AZ还拥有潜力无限的新产品。
在并购方面,AZ斥资390亿收购Alexion,预计收入将达到320亿美元,并大幅提升免疫疾病领域的市场份额,强强联合未来将更具有竞争力。
拜耳:药品业务板块今年表现不佳,抗癌药物索拉非尼在美国销量下滑,影响了公司成绩;而在美国以外方面,利伐沙班增长明显,中国和俄罗斯的旺盛需求让拜耳“缓了一口气”。
拜耳目前面临主要产品专利保护到期的问题,能否在专利期内完成新的产业布局,将对拜耳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20年拜耳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例如2020年12月收购AskBio,将业务拓展至基因治疗领域。
我们计算这15家企业研发投入金额与药品业务板块营收的比值,再取平均值。得到的总平均值为21.5%,我们选取研发/药品营收比值超过平均值的企业,他们是吉利德(37%)、拜耳(31%)、罗氏(28%)、强生(25%)、默沙东(23%)、阿斯利康(23%)、礼来(23%)共计七家企业,累计投入超过600亿美元!
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药企的创新是靠资金堆起来的;以我国药企一哥——恒瑞医药举例,2020年Q1-Q3,恒瑞营收约为28.14亿美元,研发投入约为4.85亿美元,研发/药品营收约为17%。预估其全年收入约为37.5亿元,研发投入约为6.5亿美元。从研发投入来看,与投入最高的罗氏相差21倍,与投入最低的诺和诺德相差3.4倍;从研发/药品营收占比来看,也没能达到跨国医药巨头研发投入的平均值。
近些年,我国医药行业迅猛发展,在部分领域已经有着不错的竞争力。但整体来看,我国医药企业与外国企业不仅存在着体量差距,在研发投入上也略显不足;而且跨国医药巨头们正在进行“花式收购”,挑选“黑马”来弥补自身产品线的不足,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也会对原研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医药政策方面正在与国际接轨,在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常态化的背景下,未来仍充满机遇和挑战。


推荐阅读
-
制药巨头(MNC)披露年报,几家欢喜几家愁(上篇) -
破局晚期乳腺癌治疗——礼来CDK4 & 6抑制剂唯择®(阿贝西利片)在中国上市 -
为千百万患者提供新药解决方案——专访著名华人女性科学家徐连红博士 -
女神节将至,敬祝25位女性领袖和千千万万女同药们节日快乐! -
我和我的药时代 | 18位大咖畅谈中国新药研发 -
徐增军: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如何看待创新的同质化?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现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AI医疗大联盟(AAIH),一遇风云便化龙! -
君实生物段鑫: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药物的License-in -
荣昌房健民:走向First-in-class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原始创新的新药研发环境 -
优卡迪俞磊:“原创药”专利是创新药企亟需突破的关键,而资金、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创新药的生态环境,是助推的必要条件 -
亚盛医药杨大俊: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征途是全球市场 -
贝达丁列明:中国医药创新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 -
和黄苏慰国:中国创新药公司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要拿得出过硬的产品 -
泽璟盛泽林:License-in模式下未来盈利能力需与分成费用平衡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信达刘勇军:新药临床转化效率与策略决定其上市进度与商业价值 -
泽生周明东:药物创新真正“卡脖子”的是思想与资本的局限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恒瑞首现亿级股权投资,这家从不license in的低调药企凭什么? -
高光时刻!2021中国医药创新: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交相辉映,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 -
思辨中国新药研发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创新内核 -
外媒报道 | 中国:明天的生物技术冠军正在崛起 -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新药领域,河南老乡也很牛!一个字,中!(文末有彩蛋) -
欢迎欣赏“我和我的药时代”——2021年中国医药界网络春晚”!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