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药物获批临床,为何能掀起资本狂欢?
2025年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自此,股票节节攀升,突破千亿市值。为何资本市场如此看好这款药?
替恩戈替尼是一种独特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能同时精准打击三大关键致癌通路: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这种“一药多靶”的创新机制,不仅有望克服单一靶点抑制剂常见的耐药问题,更展现出治疗多种耐药、复发或难治性实体瘤的潜力,覆盖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及泛FGFR实体瘤等多个适应症。
在分子结构层面,替恩戈替尼采用全新化学骨架,通过一种区别于现有FGFR抑制剂的独特结合模式与FGFR 1/2/3激酶结构域相互作用。尤为关键的是,它不深入结合FGFR2激酶结构域内的疏水腔,从而有效规避了氨基酸突变(“守卫突变”)导致的获得性耐药。这一特性使其在既往接受过FGFR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胆管癌患者中仍具备治疗潜力,为这一长期缺乏有效手段的难治人群带来新希望。
因此,替恩戈替尼最受关注的,是在胆管癌方面解决F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领域耐药的研究。目前,替恩戈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用于治疗FGFR抑制剂耐药或难治性胆管癌(CCA)患者的研究药物。
同时,它也是全球首个兼具FGFR和JAK通路双重抑制活性,且针对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临床疗效证据的研究药物。
凭借其显著的临床价值,替恩戈替尼已斩获多项国际重要资格认定:
-
中国,NMPA授予其治疗胆管癌的“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
-
美国,FDA授予其治疗胆管癌和mCRPC的“快速通道资格”以及治疗胆管癌的“孤儿药资格”。
-
欧洲,EMA授予其治疗胆道癌“孤儿药认定”。
万事俱备,东风亦至
2025年9月8日,药捷安康被正式获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这一调整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沪深港通机制直接买卖其股票,打通了连接内地庞大资本市场的关键通道,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股票流动性与市场曝光度,为股价上行注入强劲动力。同日被纳入港股通的创新药企映恩生物-B也迎来股价大幅上涨。
此外,药捷安康总股本与流通盘相对较小,叠加其上市不足三个月的新股属性,在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强的背景下,天然具备较高的资金敏感性和弹性。一旦出现积极临床进展,极易引发资金集中布局,推动股价快速攀升。
那么药捷安康的股价能否持续走高呢?
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临床开发进展与未来商业化前景。
目前,替恩戈替尼研发进度领先的适应症集中在相对小众的肿瘤领域。以胆管癌为例,该病种属于罕见肿瘤,尽管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国内患者人数从2019年的9.44万增长至2024年的10.66万,2027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2%——但总体患者基数仍然有限。更需关注的是,该领域已有多款FGFR抑制剂获批上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其他潜在适应症如肝细胞癌、肾细胞癌中,抗血管生成类多靶点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已占据成熟市场地位;而在乳腺癌领域,CDK4/6抑制剂等机制明确、疗效确切的药物已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新药突围难度较大。
更需清醒认识的是,新药研发是一场被“双十定律”笼罩的高风险博弈。II期临床获批仅是漫长征途的节点,后续疗效数据是否理想、能否顺利推进至III期、最终能否获批上市,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性。
即便药物最终成功上市,新的挑战又会来临:如何通过医保谈判实现快速市场准入?如何构建高效的商业化团队进行学术推广?如何在强手如林的治疗格局中确立临床定位?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表现与商业回报。
资本市场的情绪或许能助推短期股价,但长期价值终将回归医学证据与商业现实。药捷安康的未来,不在于资本的喧嚣,而在于替恩戈替尼能否从“概念”走向“兑现”——这是决定药捷安康未来走势的核心变量。
参考资料:
1.上半年营收为0,亏损1.23亿元,这家公司股价一天大涨77%,市值达764亿港元 (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2.0营收还亏损1.23亿元,61岁南大校友掌舵的港股药企,凭什么撑起700亿市值
(公众号:鱼禾财经)
3.千亿市值!港股新星药捷安康-B,是创新药的“真神”还是资本的狂欢?(公众号:投医问药)
4.一则公告,拉动480亿港元市值!公司股价3个月涨幅达1363.88%,业内人士:太夸张了(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接下来是一条会议宣传:
协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爱肝联盟。
展位火热预定中!联系方式如下
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