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而对于业绩根本性扭转的原因,博腾的中期业绩报告可见其源于“小分子基本盘+新分子增长曲线”双轮驱动战略下的初步成效。
小分子业务:压舱石效应显著,结构持续优化
众所周知,小分子CDMO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博腾的业绩支撑角色,也是其在全球领域范围内最具差异化的竞争力,2025上半年其整体业务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间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20%,占总营收93%。
对于增长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同样不仅仅源于规模扩张,更是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全球客户信任的加深的结果,业务新增具备4大核心亮点。
-
漏斗效应清晰:上半年小分子原料药交付项目409个,其中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数量提升,包括55个II期、42个III期、16个NDA及126个已上市项目,未来收入确定性增强。
-
欧美市场表现强劲:欧洲收入同比增长35%,北美增33%。美国子公司JSTAR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48%,成为一大亮点。
-
质量体系获全球认可:上半年共接收并通过123次质量审计,包括8次官方审计和115次客户审计,符合FDA、EMA、NMPA等国际标准,为持续获客提供保障。
-
客户扩展能力显著:上半年新增40家客户,覆盖美国、中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全球累计客户总数超320家,显著的客户扩展能力,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整体而言,小分子业务在上半年的表现,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规模稳定、盈利改善、结构优化。它不仅维持了公司短期的业绩稳定,更通过客户、项目与质量的积累,成为新分子、CGT业务投入的“现金流支柱”。
换言之,正是小分子业务的厚实底盘,让博腾能够在战略转型期承受风险,保持进取。
新分子业务:完成质变,拿下赛道的“入场券”
众人皆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依赖单一客户、单一服务、单一业务、风口红利等,往往会导致其无法构建其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变现模式,是很多辉煌企业被时代淹没的原因。比如,柯达、诺基亚手机业务。
而反之,如苹果/华为这样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生态,构建了持续的收入流,则可能在成为其持续屹立于时代的根本。
博腾早已深谙“可持续未来收入”的重要性,也一直将其作为企业生存的底线思维。早在多年以前,新分子业务就成为了博腾的战略储备板块,而在2025年上半年该项目终于迎来实质性突破,期间收入同比增长128%,新签订单4186万元,覆盖从临床前至NDA的不同阶段项目。虽然表面上看规模尚小,但其意味着博腾已具备承接复杂新分子项目的能力,未来可期。
简单概括,博腾新分子业务具备以下四大特点:
-
技术多元,专注前沿:博腾已布局RDC、ADC、AOC、APC等多个高技术壁垒领域。例如,海外双载荷ADC IND整包项目的落地,显示国际客户对其一体化服务能力的认可。
-
RDC、核药布局领先:在全球RDC(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研发加速的背景下,博腾已承接十余个核药项目,超半数进入NDA阶段,具备提供核药前体及冷药CMC解决方案的能力。
-
产能与合规双向突破:上海奉贤与外高桥基地通过欧盟QP审计,为其进入欧洲市场奠定基础。奉贤基地已完成数十次客户审计及NMPA检查,符合中国、欧盟、FDA等多重标准。
-
团队与产能储备就绪:新分子业务已组建近150人团队,硕博比例达35%,为后续爆发积蓄力量。
整体而言,在整体行业中,博腾新分子业务尽管仍处于“能否做大”的关键过渡期,但很明显,2025年之后,博腾已拿到进入全球新分子CDMO赛道的“入场券”。
扭亏只是开始,双轮驱动下结构升级更关键
正如前文所言,博腾战略布局呈现出“小分子稳健基本盘+新分子第二曲线”的双引擎模型,且两者间的共生状态在未来也有望带来更多….
-
一方面,技术协同方面,小分子领域积累的化学合成、工艺开发经验可复用于多肽、寡核苷酸等新分子业务,加速技术整合与项目交付;
-
另一方面,客户转化方面,现有小分子客户中有大量涉足新分子研发的企业,为交叉销售与深度合作提供可能;
-
最后,产能与合规方面,建立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也更能充分的绑定与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博腾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扭亏为盈,不仅代表财务层面的修复,更是战略转型进入新阶段的信号。小分子业务通过结构和区域优化持续贡献稳定收益,而新分子业务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步入“从1到N”的规模放量考验期。
在全球CDMO市场持续增长、尤其是生物药和多肽/寡核苷酸等细分赛道加速扩容的背景下,博腾能否凭借双业务协同、产能释放和合规实力,真正实现弯道超车,相信未来3–5年的项目交付和客户验证将为它做出应答。
封面图及摘要图来源:官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