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备受关注的新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HHS)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在公众平台X上发言表示:“我们审查了科学证据,听取了专家意见,并采取了行动。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决定终止22项mRNA疫苗研发投资,因为数据显示这类疫苗无法有效预防COVID和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我们正将资金转向更安全、覆盖更广的疫苗平台技术,这些技术即使在病毒变异时仍能保持有效性。”
图片来源:X官网
这无疑是肯尼迪发起的反疫苗及反mRNA技术运动的重大升级,将给已经受到多次打击的疫苗赛道再次带来重创!
mRNA疫苗天塌了!
肯尼迪的此番发言或许早有预兆。
今年5月底,mRNA疫苗巨头Moderna收到HHS通知,称将终止两者间的禽流感疫苗候选项目的合同。
具体而言,这项被紧急叫停的研究主要用于评估大流行性流感疫苗mRNA-1018在大约300 名18岁及以上健康成年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5月时,Moderna刚刚披露了该款疫苗的1/2期临床研究的积极中期数据,本计划凭借这项研究进一步将项目推进至后期阶段。HHS突如其来的通知,让本就面临多重困境的Moderna再一次破防。
目前,据外媒最新消息,Moderna发言人表示,暂未收到BARDA新的合同终止通知,也未与该机构开展积极合作。但是根据Moderna消息,这项研究目前并未停止。Moderna发言人称,虽然失去了HHS的资金时研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但基于中期分析中观察的强劲的免疫反应和安全性,试验仍将继续。
肯尼迪的昨夜的发言,显然是去其反疫苗及反mRNA技术运动的重大升级。据外媒报道,相比于此前仅针对个别公司和个别项目,此番HHS还要求管理BARDA风险投资基金的全球健康投资公司”停止所有基于mRNA技术的股权投资”。
取消了,然后呢?
对于肯尼迪宣布这项最新”禁令“,大家都表示惊呆了。疫苗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士认为,这或将导致下次大流行来袭时,美国将在疫苗供应方面落后他国数月之久,造成大规模缺口。”这绝非审慎监管,而是自毁长城的短视之举。正当全球健康风险持续升级之际,我们却在自废关键防疫武功。”
对此,肯尼迪表示,一扇窗关上,必有另一扇门打开。对于疫苗,其有”更优解决方案”。
所谓更优解决方案,指的是HHS于今年5月宣布的这项名为 “黄金标准世代”(Generation Gold Standard)的计划,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内部推动。该计划的资金来自BARDA,其核心是利用 β – 丙内酯(BPL)灭活全病毒平台,开发通用流感疫苗,同时探索对冠状病毒等其他病毒的防护作用 。致力于改变以往针对单一病毒株研发疫苗的模式,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提供更广泛、持久的保护,甚至从源头阻断病毒传播和疫情爆发。
当时这一计划发布后,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与关注。但从昨夜发生的来看,这项计划被推进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至于mRNA疫苗,HHS发言人表示,“这些疫苗的长期影响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在证明mRNA技术安全有效之前,我们必须聚焦其他平台。”发言人引用参议院近期报告,指责拜登政府“淡化并延迟警告公众mRNA新冠疫苗可能引发心肌炎”。虽然极少数案例在接种后出现心肌炎,但感染COVID-19导致心肌炎的风险实际高于疫苗接种。
mRNA技术的后路
肯尼迪对于mRNA疫苗的态度是比较明显的,此前有报道称,NIH在肯尼迪任内终止数十项疫苗研究资助,3月还要求科学家在资助申请中删除mRNA疫苗相关内容。
这种极大的不确定性让整个mRNA技术赛道更添阴云。这项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的技术的前景,成了业内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但从机制的角度来看,与细胞基因疗法类似,mRNA疗法也是通过干预遗传信息来治疗疾病。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在理想状态下均有可能让某种疾病完全治愈。但是相比于细胞基因疗法直接插入或修复基因片段,mRNA仅仅提供临时的蛋白质生产指令,不改变患者的基因组。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细胞基因疗法是长期甚至终生有效的,而mRNA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则是暂时性的,因为外源mRNA会在一定时间内降解,不会永久改变细胞或个体的遗传物质。同时,与细胞基因疗法的高技术难度相比,mRNA疗法操作相对简便,副作用从理论上讲会更可控。
在如今已处处红海的医药圈,mRNA技术能提供的价值还是比较稀缺的。以Moderna为例,除用于预防的疫苗外,其仍布局了肿瘤治疗mRNA产品、罕见病治疗mRNA产品。如今疫苗赛道暂时被封死,但mRNA技术未必没有活路。
参考资料:
1.https://feeds.issuerdirect.com/news release.
2.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hhs-cancels-all-mrna-vaccine-development-funded-barda
3.各公司官网
4.其他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