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共: 2000字 8图

新闻事件
药源解析
传统的小分子药物一般通过可逆调控蛋白催化或信号传递功能起效,但这个策略有局限。一是有些蛋白如Kras成药性差,能成药的化合物活性不够。二是蛋白通常除了催化、传递信号外还有其它功能,如作为骨架参与蛋白复合物的生成、传统小分子难以调控这部分功能。三是有些蛋白天然浓度很高,而传统药物一般要求远高于蛋白浓度的暴露才能显著调控其功能、这令剂量成为一个问题。有些蛋白、包括Vicinitas关注的DUB在细胞内能达到uM浓度,如果想显著抑制需要几十uM浓度的药物。这令毒性风险大增,如果能用催化量药物一点点把蛋白降解掉则压力会小很多。四是有些致病蛋白可能并无催化功能,比如一个粉状蛋白假说认为其老化是AD的病因。而CFTR这样蛋白变异则造成稳定性下降、功能变化并非主要致病因素。这些蛋白只有改变其浓度才能起到治疗效果。
为解决这些传统药物缺陷近些年化学家借用蛋白天然调控机制来用药物直接控制靶点蛋白的浓度、间接控制其功能。蛋白天生喜爱社交、加上细胞内因为寸土寸金的生存环境所以化学诱导相邻引发的蛋白相互作用是实现功能的重要机制,而这些机制可以通过化合物理性调控。小分子药王Revlimid就是一个拉近CRLN和转录因子IKZF1/3的所谓分子胶水,多数肿瘤抗体药物也是通过Fc介导的NK细胞ADC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最近十几年各种理性设计的CIP策略如多种降解蛋白的TAC技术、拉近T细胞与肿瘤细胞的CD3双抗开始进入临床和上市,为更新、更多CIP药物开发打下一定基础。
即便有多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支持,DUBTAC这样源头创新还是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通过药物抑制去泛素化延长蛋白寿命目前还只是一个理论可能性、如同说抬腿可以登上珠峰,原则上没错但还有很多具体工作如标记危险地段、寻找渡过技术、如何分配体力等需要大量投入。DUB本身成药性差,需要不断筛选各类库以找到合适先导物并继续优化。DUBTAC与PROTAC类似也需要一系列平台相关评价测试来确定机理依赖蛋白寿命改变,这里面可以借鉴PROTAC过去10年的成果。哪类靶点更适合DUBTAC、这个技术是否有独特毒性、对选择性和PK要求有多高等目前也未知。风萧萧兮易水寒,为开拓新方向的壮士点赞。
【备注】原文题目:原创 | Vicinitas成立:开拓小分子药物新方向

推荐阅读
-
又一个首款!FDA加快批准Enhertu(DS-8201)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药企们的「过冬」策略,裁员不尽兴,他还要收租… -
Aβ假说“被锤”后,离开4年的默沙东又被勾回来,买了一个连靶点都不知道的产品… -
54亿美金,买!歇了不到3个月的辉瑞,又开始溢价收购了… -
104家中国新药企业扬帆出海!ADC赛道喜讯频传!科伦博泰势头赶超老大哥石药 | 药时代出海系列 -
对话RNA靶向新兴企业施能康(SynerK):从Alnylam公司APOLLO-B的成功看RNAi药物的研发 -
提前4个月!FDA批准ADC药物Enhertu(DS-8201)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市场有望扩大5倍! -
接连7款药物试验失败!新药研发既要有毅力,更要有「及时止损」的智慧 -
万字长文:从理论到生产,一文读懂mRNA-LNP制剂技术 -
药时代第111期直播笔记 | 欧美儿童药物开发相关的法规和指导原则 -
2022上半年成绩单出炉!勃林格殷格翰保持稳健增长,夯实研发管线!

点击这里,欢聚药时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