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国创新代言,为优秀公司带货!
2022年6月22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引起媒体关注的论文:研究者在乳腺癌患者和小鼠肿瘤模型中都发现同样一个现象:在睡眠期间,产生了更多的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1]。
研究者对30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采样时间为同一天的凌晨4:00和早上10:00,分别代表晚上的休息时间和白天的活跃时间,结果发现血液中的大多数循环肿瘤细胞(78.3%)都来自休息期的样本中。
同时,在四种不同的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超过90%的循环肿瘤细胞也都出现在小鼠的休息阶段。(注:小鼠的昼夜节律与人类相反,白天为小鼠的休息期)。
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代表着能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据媒体报道,研究者这样解释研究结果:“这意味着,当患者睡着的时候,肿瘤就会醒过来。”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看到这样一个研究的标题,就会感到惊悚:到底还能不能睡觉了?
很多患者都有失眠的问题,有的是因为病情或者治疗所带来的身体不适,而有的,则是因为对病情和未来的担心。如今看了这论文的标题,是不是根本不要睡觉了?
大可不必恐慌!请记住,休息不好,才是不利于身体恢复的。
为了消除对这个研究的误解,这里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剖析。
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在上述研究中,采样需要取血。在凌晨4点钟取样时,患者不可能是在睡眠之中。
所以,“当患者睡着的时候,肿瘤就会醒过来”,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更准确一点的说法,应该是“当患者被叫醒的时候,肿瘤就会醒过来”。
到底是睡觉是能产生更多的循环肿瘤细胞,还是睡觉被打扰了才产生更多的循环肿瘤细胞?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个风格,有点像半夜测核酸,说是为了打病毒一个措手不及,但多半就是在折腾人。
《自然》杂志上的这个研究,是关于一个肿瘤细胞发生受昼夜节律影响的研究。在很多时候,科学研究无法用通俗的思维方式来解释,解释太多,就成过度解释了。
比如这个,“当患者睡着的时候,肿瘤就会醒过来”,那么,为了给癌细胞清零,岂不是只有不睡觉了?
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一根筋地去想这个问题,而是站远一些,从更高的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样一点:黑夜之后是白天,即便夜里休息时能产生更多的循环癌细胞,为什么白天就检测不到了,反而变少了?这些癌细胞都去哪了呢?
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是人体本身就有免疫细胞会对付这些癌细胞,即便产生了,大部分还是被清除掉了。
晚上产生的癌细胞都留不到白天,你今天的焦虑为什么要留到明天呢?
所以,该睡觉睡觉,癌细胞该来来,该去去。
以上就是对这篇文章的粗浅分析。在结束之前,有必要感慨一下:也许有人的人生就是在马桶上度过的!生命活动会产生翔,他们每天的重点,就是等着翔的到来。
对于有的人来说,每天清早一睁开眼睛,就离死亡更近了一天。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每天清早睁开眼睛,又是新的一天,他们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要去做。
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你属于哪种人?
参考文献:
[1] Diamantopoulou Z, Castro-Giner F, Schwab F D, et al. The metastatic spread of breast cancer accelerates during sleep. Nature 2022;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


推荐阅读
-
“大糖盛世”下我国糖尿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药完成“智能工厂”一期工程 “云看厂”服务开放 -
诺华的裁员计划出来了,3年将裁撤8千人!——跨国药企的远虑与近忧 -
后新冠疫情时代成功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四大战略 -
学术报告+晚间沙龙,7月2日第八届百奥赛图海门会议(云端)全日程公布! -
1.61亿美元,中国药企海外并购!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50个市场获批。亚盛、信达、先声、泛生子等也喜讯频传 | 药时代出海系列 -
又一临床试验被FDA叫停!明星公司Sarepta的DMD新疗法开发遭遇挫折 -
近2年,FDA撤销了17项「突破性疗法认定」。这张票,似乎没有想象中“值钱” -
「用简单的创意改变世界」Horizon、Evofem和雅培获得2022年戛纳制药之狮奖 -
「疫苗之王」争夺战再起!默沙东的数据出炉,辉瑞要头痛了吗? -
世贸组织豁免新冠疫苗专利,但更迫切的需求在于如何分配疫苗 -
上市1年内,就有244位患者用药后死亡…这药也能站上FDA专家咨询委员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