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治疗为什么用自己的细胞更好?《Nature》子刊研究给出答案 2021年7月26日 17:51 • 转载推荐 • 阅读 561 作者: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药时代获授权转载,衷心感谢! 作为目前最为火热的免疫治疗技术之一,CAR-T细胞疗法已经成为免疫治疗的支柱治疗技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就是其中之一)一起撑起了免疫治疗的前沿研究领域。 作为创新型的免疫治疗技术,CAR-T细胞疗法从诞生之初就以其超高的初次缓解率著称,基本上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血液肿瘤患者)都可以达到有效的缓解,这个数据可以达到90%以上,而根据最新发表在《NEJM》上CAR-T细胞疗法的5年长期随访数据来看,患者的持续缓解可以达到58%乃至于60%,这对于晚期血液肿瘤患者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相当可喜的数据。 但是CAR-T细胞疗法制备周期和成本也是制约的因素,目前使用的CAR-T细胞主要是从患者自身的体内提取分离出来,一般是在患者患病后获取,CAR-T细胞的制备一般在2周~1个月时间,如果患者自身的T细胞存在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是否有可能使用别人的T细胞进行治疗呢? 和自体的CAR-T细胞相比,异体的CAR-T细胞中的T细胞往往由健康的捐献者捐赠,那么就可以提前制备、随时待命,从而可以保证治疗的时效性,也可以节省掉部分成本。那么使用异体的T细胞制备CAR-T细胞进行治疗是否可行呢?是否真的比自体的T细胞制备的CAR-T细胞更具有优势呢? 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的文章为我们带来了临床实验的结果。就让我们一起来比较看看自体CAR-T细胞和异体CAR-T细胞的优劣点对比。 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官网 首先第一点,自然是无可争议的:疗效对比。根据Benjamin等人做的第一阶段的多中心的异体CAR-T的临床实验数据显示:在7名儿童患者和14名成人患者的异体CAR-T临床实验的数据中显示,患者的总体应答率为67%,中位持续应答时间为4.1个月;6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为27%,总生存率为55%。在前面我们也说到,目前大多数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的初次总体应答率可以达到90%左右,而5年持续缓解率在58%(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来看,自体CAR-T细胞治疗的效果要高出一截。 第二点,需要比较的就是CAR-T细胞在体内的扩增和可检测性,我们知道CAR-T细胞是否持久存在,对于后期肿瘤是否会复发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研究人员对于异体CAR-T细胞进行了检测:在接受治疗的21例患者中,有3例在42天之后还可以检测到异体CAR-T细胞,只有1例在第120天后仍然可以检测到异体CAR-T细胞。而与此相对应的,作为第一款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使用的自体CAR-T细胞中位存活时间可以达到168天,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第20个月的还可以检测到自体CAR-T细胞,因此从扩增上面来说,自体CAR-T细胞更具有优势。 第三点,则是副作用的对比。和自体CAR-T细胞治疗相比,异体CAR-T细胞的副作用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都更高一些。作为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异体CAR-T细胞疗法的细胞因子风暴(CRS)发生概率达到了91%,并且14%都是3级和4级不良反应;另外,另一个常见的副作用神经毒性,也有38%的患者发生。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治疗的负担——要知道人体是具有高度排外性的,这也是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就是会清除进入到人体内的“异己”物质,异体的CAR-T细胞就是一个“异物”,因此,在输注异体的CAR-T细胞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更强烈的淋巴清扫从而达到降低排斥的作用,因此这对于患者的自身的身体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治疗负担。 目前来说,自体的CAR-T细胞治疗不论是从疗效、持久性、副作用还有治疗负担,都比异体CAR-T细胞治疗更加具有优势,异体CAR-T细胞治疗依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目前全球范围内也有很多公司提供细胞冻存服务,人们可以在年轻健康的时候冻存自己的T细胞,以备未来患病时候使用,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式。 总体来说,异体CAR-T细胞疗法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和自体CAR-T细胞疗法相比依旧有一定的差距。而CAR-T细胞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前进,相信伴随着免疫治疗原理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我们将有望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癌症治疗格局。 参考资料: 1.Will allogeneic CAR T cells for CD19+ malignancies take autologous CAR T cells ‘off the shelf’? —END—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作品,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为授权正版图片,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免疫肿瘤学:十年归来仍少年!儿科糖尿病:缺药!FDA:批!首款一周一次GLP-1RA获批,这次阿斯利康太快了!罗氏2021年中报:PD-L1大增29%,中国市场保持稳定(附:财报PPT)2021年半年报:诺华营收254亿美元,中国区收入15亿美元;强生Q2营收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附:财报PPT)英矽智能与劲方医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创新疗法开发2021 CMC峰会,众星云集——超强阵容震感来袭! 【VISION CHINA 2021】真实世界证据助力新药上市 【VISION CHINA 2021】大咖为您解读博鳌真实世界研究 最新嘉宾阵容!——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第四轮通知 超赞!一周内十项重大合作!中国新药公司强强联手,乘风破浪! 黎健博士 | 分子海洋钓鲸鲲一一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教授 由RTW投资设立的箕星药业任命罗万里(Joseph Romanelli)担任首席执行官,同期宣布完成B轮融资 十年时间做出全球首创新药,跨国巨头都失败的路,他为何走成了?——「专访」华领陈力博士 慢性肾病患者的福音!拜耳新药获得FDA批准,一年能卖10亿美元。价格已公布 A药风波大梳理:18年以来首款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上市,为何争议不断?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赞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0 生成海报 清除衰老细胞,改善血糖,延长绝症小鼠寿命!《Cell》子刊刊登免疫细胞新用途 上一篇 2021年7月25日 11:55 吸金靶点next one ——CD137,看制药巨头如何掀起研发热潮 下一篇 2021年7月27日 17:02 相关推荐 转载推荐 Nature:科学家揭示影响人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因素! 2022年4月19日 5740 转载推荐 恒瑞医药股价创近3年新低;医保局将全流程监控医保基金使用情形 2022年4月11日 5030 药资讯 新版GCP下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 2020年8月24日 2.4K0 转载推荐 NASH专栏|漫谈NASH – 大分子药物 2021年6月17日 1.4K0 药资讯 解放化学家的双手!剑桥大学开发NMR自动解谱软件,60秒内完成一个分子结构解析 2020年9月30日 1.9K0 转载推荐 新冠大流行,除了Delta以外,还有哪些关键突变株值得关注? 2021年7月28日 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