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LP-1药物如日中天之际,制药行业的目光正重新聚焦于一个更为“古老”且经过深度遗传验证的靶点——黑皮质素4受体(MC4R)。一波由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和制药巨头辉瑞引领的创新浪潮,正在揭示该靶点在体重调控中“阴阳平衡”的双重潜力:既能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也能用于对抗致命的食欲不振。
从挫折到复兴:MC4R的王者归来![]()
![]()
![]()
![]()
![]()
![]()
![]()
MC4R是人体能量平衡中枢调控的关键开关。 Rhythm制药首席科学官Alastair Garfield博士解释道:“这是进化设计的一套系统,专门用于控制饥饿感、能量消耗和体重。”其深厚的遗传学验证基础,使其成为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
然而,MC4R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十多年前,多家MNC公司的相关项目均因副作用等问题而折戟沉沙。如今,随着Rhythm Pharmaceuticals率先突破,于2020年将其MC4R激动剂Imcivree成功推向市场,并为第二代口服药物bivamelagon在获得性下丘脑肥胖症中取得积极二期数据,整个领域被重新激活。
Superluminal Medicines、Deep Apple Therapeutics和Congruence Therapeutics等初创公司正计划于明年将其MC4R靶向药物推入临床。正如Superluminal首席执行官Cony D’Cruz所言,Rhythm“出色地验证了这一领域”,为后来者降低了生物学风险,使他们能更专注于平台技术和新药开发。
辉瑞的逆向思维:拮抗剂瞄准未竟需求![]()
![]()
![]()
![]()
![]()
![]()
![]()
当大多数企业追逐千亿规模的肥胖市场时,辉瑞却采取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逆向”策略。上月,辉瑞悄然启动了一项一期临床研究,探索其MC4R拮抗剂 PF-07258669,用于治疗老年人意外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风险。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荣休教授、辉瑞内科学部门前首席科学官Morris Birnbaum透露,这一转型源于其肥胖研发中遇到的经典副作用难题。在意识到激动剂路径的挑战后,团队果断转向了同样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的领域——食欲刺激。
这一策略与其在肥胖管线上的挫折形成对比(先后终止了danuglipron和另一个早期项目),更凸显其差异化布局的智慧。食欲不振(或“老年性厌食症”)影响着约15%-30%的老年人,会导致肌肉萎缩、虚弱并增加其他健康风险,但目前治疗方案极其有限。Birnbaum指出:“目前制药界和投资界对食欲刺激领域缺乏热情,我认为这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对收入预期的认知问题。”
“阴阳平衡”:同一靶点的双重应用

MC4R领域的魅力正在于其机制的可逆性。
-
激动剂( agonists)“激活”受体,模拟饱腹感信号,从而减少食欲、减轻体重。
-
拮抗剂(antagonists)“阻断”受体,模拟饥饿信号,从而刺激食欲、增加体重。
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神经科学主任、Superluminal科学顾问Carrie Haskell-Luevano教授形象地称之为“阴阳关系”。“当我指导学生时,我会说,‘无论得到哪种分子都是胜利’——要么是减少食物摄入的激动剂,要么是增加食物摄入的拮抗剂。”
这种双刃剑特性正在催生多元化的研发格局。
除了辉瑞,Endevica Bio公司也正在开发一款名为TCMCB07的MC3/4拮抗剂肽,用于治疗癌症恶病质(一种严重的肌肉消耗综合征)。而Congruence公司虽然在主攻MC4R激动剂CGX-926用于减肥,但其首席科学官Sharath Hegde也证实,已有后续分子储备,可能开发用于食欲不振领域。
小结![]()
![]()
![]()
![]()
MC4R赛道的复兴标志着肥胖治疗领域正从GLP-1的单一热点走向多元化、精准化的新阶段。初创公司利用经过验证的生物学加速创新,而巨头则通过差异化策略挖掘潜在市场。
正如专家所预测,食欲刺激领域可能重现肥胖药物的发展历程,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迎来爆发。
MC4R靶点所蕴含的“阴阳哲学”,正为全球数百万面临体重失衡困扰的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希望。
接下来是一条会议宣传:
协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爱肝联盟。
展位火热预定中!扫码立即咨询
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
参考资料:
1. Biopharma returns to MC4R for drugs targeting genetic obesity as well as appetite loss (Endpoints News)
3. 一款具有减重增肌潜力的选择性小分子环状多肽MC4R激动剂 | 药时代BD项目
4. 其它药时代已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