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胶是一类“诱导邻近”的小分子,通过拉近E3泛素连接酶与靶蛋白,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1990年代从环孢素A、FK506等免疫抑制剂中萌芽,2013年沙利度胺机制被阐明后迎来爆发,2024年起BMS、Takeda等巨头与诺诚健华、恒瑞等国内公司已在血液瘤、实体瘤、自身免疫领域布局十余条临床管线,2025的最新结构研究进一步揭示CRBN识别螺旋G环和表面模拟的新模式,为“不可成药”靶点提供精准设计路径。
Monte Rosa发现分子胶CRBN识别新规则,千种蛋白或可被精准降解
2025年7月3日,Science 发表 Monte Rosa Therapeutics 与多家机构合作的突破性研究,系统阐明了 CRBN 型分子胶识别底物蛋白的三种全新机制,显著扩展了可靶向蛋白范围。
团队首先通过计算与实验证实,除经典的 β-发夹 G 环外,人类蛋白质组中还有 1 424 种蛋白含有可招募 CRBN 的 β-发夹 G 环基序;随后发现 184 种蛋白中的螺旋 G 环同样可作为 CRBN 识别基序,成功验证 LCK、HCK、LYN 等激酶可被分子胶降解;最后证明 VAV1 等蛋白无需 G 环,也能通过表面模拟与 CRBN 形成三元复合物并被降解。
晶体结构解析揭示,这些新模式通过氢键与疏水作用与 CRBN 关键残基 N351、H357、W400 结合,实现“分子表面模拟”介导的招募。研究共鉴定出 1 633 种理论上可被 CRBN 型分子胶靶向的蛋白,为理性设计分子胶、攻克“不可成药”靶点提供了可复制的筛选框架与结构基础。
分子胶:跨国药企与国内玩家竞逐的下一个蛋白降解黄金赛道
2023至2024年全球已披露 13 起分子胶相关交易,总额逾 180 亿美元,艾伯维、默沙东、罗氏、百时美施贵宝(BMS)等 MNC 纷纷布局。BMS 740 亿美元收购新基后,拥有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两款“度胺”分子胶,累计销售额近 900 亿美元,验证了赛道商业价值。
与 PROTAC 相比,分子胶分子量更小、可口服、易透血脑屏障,且能降解“不可成药”靶点,技术壁垒高、临床管线稀缺,处于蓝海阶段。
全球进度最快的三款候选药物均来自 BMS:Iberdomide、Mezigdomide、Golcadomide 正在 III 期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 B 细胞淋巴瘤;卫材、安进、C4 Therapeutics 等也推进至 I/II 期。
国内公司快速跟进:诺诚健华 IKZF1/3 降解剂 ICP-490、恒瑞医药 HRS-3738、正大天晴 TQB3820、标新生物 GT919/GT929、格博生物 GLB-001/002 等已进入临床;万春医药子公司 Seed 与卫材达成 15 亿美元合作,布局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适应症从血液瘤向实体瘤、自身免疫及 CNS 疾病拓展,分子胶有望为国内药企提供弯道超车机会。
【药问药答】
资金有限,在分子胶和Protac两个赛道之间,您选择哪一个?
参考资料:Science重磅!分子胶领域重大突破:Monte Rosa公司发现分子胶新机制,千种蛋白有望精准设计(药界物语);分子胶成新药研发下一个黄金赛道(中国医药报)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