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中国首款自研P-CAB替戈拉生片获批 罗欣药业“创仿结合”战略迎新里程碑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医药人的日子不好过。

眼见股市绿油油,集采把价降,只好葛优摊一躺。

转型挣扎之际,2022年上半年,药圈人如何折腾、如何燥?

小编总结了“2022上半年药圈头条TOP8”,一起来盘点,医药行业哪些事件值得关注?哪些企业中枪?

/1/

CRO为猴“折腰”

“早知道养猴子这么赚钱,还做啥药啊。”

这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发生在魔幻2022年。

上半年,实验猴的价格涨到16万一只,且一天一个价。

价格疯长的背后,是中国创新药突飞猛进的缩影。

据药智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有13款原创新药获批上市,国产1类新药8款,进口1类新药3款,以及2款按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的新冠药物。

2022上半年获批上市的新药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而新药批准的背后,则是由实验猴撑起来的数据支撑。

临床试验的需求,加剧了国内的“猴荒”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无法进口实验猴,目前只能靠国内自给自足。

或许,未来压垮国内众多CRO企业的,不是技术的难度,只是实验室里一只小小的食蟹猴。

/2/

贬值的新冠口服药

如果放在一年前,哪些管线最值钱?答案一定是新冠特效药和疫苗。

但如今,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今年4月,具有“投资风向标”美誉的Cantor Fitzgerald旗下Louise Chen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下调了辉瑞2022年Q1的销售预期。

下调的原因主要是: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和新冠疫苗Comirnaty销售收入将低于预期。

而后,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在国内递交了上市,也并未溅起太大水花。

有专家表示,新冠口服药的定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进展超百余种,国内也有不少药企涉及,未来一定是安全性与价格兼顾的新冠药,能够获得市场。”

/3/

恒瑞“火烧眉毛”

如果问,哪一家药企能在中国医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定是恒瑞医药。

从1990年,孙飘扬掌管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开始,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的时间。

左手仿制药,右手创新药策略下,孙飘扬的单枪匹马闯荡药圈,获得了巨大成功。

2021年,恒瑞医药股价达到最高点97.23元/股,市值冲高6000亿元。

然,天有不测风云。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药智网整理

自此,恒瑞的股价一路下跌,从超6000亿元市值,到如今2400亿元,恒瑞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蒸发了近4000亿元。

如今,孙飘扬再次出山,“医药一哥”恒瑞医药未来走向如何?有待观察。

/4/

Biotech“卖身潮”

Biotech最艰难之时。

一年之内,Biotech从资本市场的神话,跌落凡间。

在过去几年,伴随着创新药发展窗口期的到来,无数中小型Biotech异军突起,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更有不少野心家,喊出了“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口号。

不过,资本向来不会长情。

随着生物制药领域失去往日辉煌,Biotech面临融资困境、管线研发放缓、合作遇冷等“寒冬”现象,破发、并购、卖身已成为常态。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对于2022年下半年的Biotech来说,如何利用现有的现金流,尽快促进管线的商业化变化尤为重要。

/5/

PD-1出海“寻钥”

2月,全球最火爆的会议,一定是ODAC会议。

14:1的投票结果,一举将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的PD-1抗体信迪利单抗推上风口浪尖。

这不仅是代表着中国的首个PD-1出海受阻,更是引发了对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讨论。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FDA专家委员会投票结果

图片来源:www.fda.gov

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内卷上天的环境下,出海无疑是药企最佳的选择。

但中国药企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与国外数据的监管框架,各种标准的跟进,与监管部门的充分沟通等等,才是出海的成功关键因素。

本次信达出海的案例,为后来者积极探索了路径,成为出海闯关的“孤勇者”。

/6/

“卡脖子”股市萧条

如果说,哪几个字能够让国内资本市场瑟瑟发抖、股价暴跌,那一定是“XXX名单”。

上半年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挂网公开新一批的“未经核实名单”,CDMO公司药明生物和药明生物(上海)赫然在列。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联邦公布”发布名单

图源官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药明系个股大幅低开:

港股药明康德跌超20%,药明生物跌幅扩大接近30%,A股药明康德跌停。

紧接着,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将5家中国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包括3家制药企业: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和黄医药。

受此影响,三家制药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遭遇暴跌。

经过两次事件后,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遭受重创。

迄今为止,中国医药行业依旧面临创新短板,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国产代替要加速,对国外产品的依赖需逐步减弱,成为面对此类名单类事件的最好反击。

/7/

核酸检测“造假”通报

中国坚实的抗疫城墙,一定离不开核酸检测的功劳。

据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测算,中国这2年,为核酸检测已经支付了3000亿元,已经完成至少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目前,如果中国实现大城市核酸检测常态化,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会在3000亿元上下。

但随着市场盘子急剧扩大,各类问题随之而来,第一位就是核酸检测造假。

从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将未检测的样本谎报阴性,到稀释样本进行多管混检,核酸检测的“大饼”背后花样百出。

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下,行业整治迫在眉睫。

/8/

高管频繁“换血潮”

开年以来,伴随着医药股面临的暴跌困境,行业动荡不安,尤其表现在高管变动。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共有150位高管离职,较2021上半年约128位药企高管离职人数同比增加约15%。

具体来看,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高管离职较多,基本加入了本土创业药企业,形成了跨国药企与本土创新药企相互换血的局面。

比如曾担任恒瑞医药首席医学官、副总经理邹建军,离职8天后,火速换岗到君实全球研发总裁,从“医药一哥”恒瑞,跳槽“创新药龙头”君实生物,引发业内热议。

某跨国医疗亚太总监曾对药智网表示,时代在进步,无论是战略还是思维,都需要新生代管理层提供更新鲜的眼光和思维,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正向促进。

小  结

上半年,医药形势风云变幻、波云诡谲。

每个药圈头条背后的故事,犹如电影大片,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中国医药转型期已然降临,期待下半年。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推荐阅读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
CRO为猴折了腰、贬值的新冠口服药!药圈上半年,如何折腾、如何燥?点击这里,欢聚药时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13:52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13:52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点击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