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改善,港股创新药板块迎来强势复苏。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39家医疗健康企业排队等候上市,创新药企占据IPO数量首位。
今年4月,映恩生物上市首日大涨超116%,6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的药捷安康,上市首日收涨78.71%;同年5月,恒瑞医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完成两地上市的布局,成就今年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IPO项目。有业内人士调侃道“港交所的锣都不够用了”。
其次,维立志博的“溢价”绝非偶然。自创立之初,该公司就确立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构建了覆盖肿瘤免疫2.0(IO 2.0)、TCE和ADC三大领域的研发体系。
其中,维立志博为解决《JAMA》披露的,全球双抗临床成功率仅8%的瓶颈,构建了LeadsBody、X-body、Linker-payload等多个一体化、AI驱动的技术平台,能够精准调节抗体亲和力与空间结构,有效降低细胞因子释放风险。
基于此,维立志博已形成6款差异化TCE产品的矩阵布局,涵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中国TCE第一股可见一斑。
其核心产品LBL-034(GPRC5D/CD3双抗)被视为中国原创TCE疗法进军全球血液瘤市场的标杆产品;LBL-058(DLL3靶向TCE-ADC)开创性地将TCE与ADC技术融合,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而LBL-051(CD19/BCMA/CD3三抗)更与知名风投公司Aditum Bio达成NewCo合作,成立公司Oblenio Bio。
而丰富的TCE资产,无疑给了投资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球共发生了将近20笔交易,总金额超85亿美元,其中国内项目金额最高的两笔交易分别由同润生物和恩沐生物创下,累计金额为21.5亿美元。
TCE之所以备受关注,离不开其技术优势。相比单抗,TCE拥有更高的靶向精准性;相比ADC,TCE拥有更优的安全性;相比CAR-T,TCE更具成本优势。
02
维立志博上市的火热,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复苏”的缩影。
历经多年,“资本寒冬”的冷风早已吹进了各家药企的门户,融资困难、上市无望、只期望自己产品能以“合适”价格售出回报股东,即便运气好些港股上市,估值偏低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港股市场经历多年调整后,投资者对优质创新药企的估值体系正在重构。维立志博能以3029倍的超额认购,是一场资本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此外,A股市场同步推进制度创新。证监会宣布的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为未盈利创新型企业开辟了多元化融资通道。这种监管层与市场端的双向发力,正在形成”创新突破-资本加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随着更多鼓励政策的落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像维立志博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共同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IPO的繁荣离不开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产业的持续创新与活力,才是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循环的根本动力。
参考资料:
1.维立志博官微
2.雪球
4.超3000亿资金认购,八旬医学博士凭PD-L1双抗今日敲钟(动脉网)
5.维立志博正式于港交所上市!募资1.89亿美元(医药魔方Invest)
6.其他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